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世界史论文--通史论文--研究、考订、评论论文

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

论文提要(中文)第1-9页
论文提要(英文)第9-11页
前言第11-16页
第一章 帕米尔概况第16-33页
 第一节 帕米尔的地理位置第16-21页
  一、帕米尔的地理位置与范围第16-17页
  二、帕米尔的地势与气候第17-19页
  三、帕米尔的交通第19-21页
 第二节 帕米尔的名称与居民第21-33页
  一、帕米尔的名称第21-22页
  二、塔吉克人第22-27页
  三、柯尔克孜人第27-33页
第二章 中国历史上的帕米尔第33-58页
 第一节 前汉与汉代的帕米尔第34-39页
  一、传说中的帕米尔第34-35页
  二、张骞通西域第35-36页
  三、西域都护府第36-39页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帕米尔第39-43页
  一、“西包葱岭”第39-40页
  二、北魏招抚第40-41页
  三、揭盘陀国第41-43页
 第三节 隋唐时期的帕米尔第43-46页
  一、恢复管辖西域的制度第43页
  二、鸟飞州、至拔州和葱岭守捉第43-44页
  三、高仙芝大战帕米尔第44-45页
  四、翻越葱岭的旅行家第45-46页
 第四节 10-17世纪中期的帕米尔第46-50页
  一、哈拉汗王朝和西辽时期的帕米尔第46-48页
  二、马可·波罗途经帕米尔第48-49页
  三、明王朝与帕米尔第49-50页
 第五节 清朝对帕米尔的管辖第50-58页
  一、乾隆纪功碑第50-51页
  二、伯克制度第51-53页
  三、抗击浩罕匪徒第53-54页
  四、阿古柏染指帕米尔第54-55页
  五、清军收复帕米尔第55-58页
第三章 沙皇俄国侵占帕米尔第58-83页
 第一节 沙皇俄国向东扩张第58-60页
  一、沙皇俄国的崛起第58-59页
  二、沙皇俄国的对外扩张第59-60页
  三、沙俄凯觎中国西北第60页
 第二节 沙俄侵占中亚第60-65页
  一、沙皇俄国加紧侵略中亚的准备第60-62页
  二、沙皇俄国征服中亚的行动第62-63页
  三、土尔克斯坦总督考夫曼第63-65页
 第三节 沙俄夺占中国西北领土第65-67页
  一、《勘分西北界约记》第65-66页
  二、沙皇俄国的侵略矛头指向伊犁第66-67页
 第四节 沙俄侵略中国帕米尔第67-73页
  一、沙俄的“继承浩罕遗产”论第67-68页
  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第68-71页
  三、中俄帕米尔划界谈判第71-73页
 第五节 俄英私分帕米尔第73-76页
  一、俄英看重帕米尔第73页
  二、《格兰维尔—哥尔查科夫协议》第73-75页
  三、俄英私分帕米尔第75-76页
 第六节 阿迎汗与沙皇俄国第76-83页
  一、阿迦汗家族第76-79页
  二、阿迦汗与英国殖民者第79页
  三、阿迦汗与沙皇俄国第79-83页
第四章 帕米尔——外国宗教传入中国的西大门第83-96页
 第一节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第83-88页
  一、佛教传入中国的缘由第83-84页
  二、汉代翻越葱岭的佛教徒第84-85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翻越葱岭的佛教徒第85-86页
  四、玄奘与萨哈拶释哩第86-88页
 第二节 其它宗教第88-93页
  一、袄教第88-89页
  二、摩尼教第89-90页
  三、景教第90-91页
  四、犹太教第91-92页
  五、伊斯兰教与其它宗教第92-93页
 第三节 外国宗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93-96页
  一、推动中西文化大交流第93-95页
  二、促进中国内地居民信仰多元化第95-96页
第五章 帕米尔的主流文化——伊斯玛仪派第96-119页
 第一节 前伊斯兰时代的宗教文化第96-103页
  一、原始宗教第96-98页
  二、袄教第98-101页
  三、佛教第101-103页
 第二节 伊斯玛仪派的历史演变第103-109页
  一、伊斯玛仪派概述第103页
  二、伊斯玛仪派的兴起与传播第103-104页
  三、伊斯玛仪派传入帕米尔第104-109页
 第三节 伊斯玛仪派的主旨思想第109-114页
  一、伊斯玛仪派的宗教哲学第109-110页
  二、“达克林亚”第110-111页
  三、真主是什么第111-112页
  四、神圣的《古兰经》是怎样出世的第112-113页
  五、沙里亚和“哈克卡特”第113-114页
 第四节 挑战正统伊斯兰教第114-119页
  一、主张废止沙里亚第114-115页
  二、如何获得“真正信仰”第115-117页
  三、对伊斯玛仪派的再认识第117-119页
第六章 帕米尔宗教文化的特色第119-138页
 第一节 对帕米尔宗教文化特色的认识第119-122页
  一、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第119-121页
  二、帕米尔宗教文化特色第121-122页
 第二节 帕米尔的主要神灵第122-125页
  一、伊斯兰教的真主第122页
  二、巴灵神第122-123页
  三、奇列达罗神灵第123-124页
  四、阿罗马斯特第124页
  五、杰瓦第124-125页
 第三节 伊斯玛仪派及其在帕米尔的复兴第125-131页
  一、伊斯玛仪派的宗教生活第125-129页
  二、伊斯玛仪派在帕米尔的挫折第129-130页
  三、伊斯玛仪派在帕米尔的复兴第130-131页
 第四节 宗教化的生活文化第131-138页
  一、生育礼仪第131-133页
  二、结婚礼仪第133-134页
  三、丧葬礼仪第134-136页
  四、结束语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52页
 一、史籍第138-140页
 二、中文论著第140-146页
 三、译著第146-148页
 四、俄文论著第148-152页
后记第152-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林纾翻译中归化策略的操控研究
下一篇:三种接入Internet的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