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在琉球的传播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中文文摘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9-11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史料基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琉球儒学思想的由来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琉球进贡使臣的学习与传播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中国册封使的宣扬与影响 | 第16-17页 |
第三节 “闽人三十六姓”的传入 | 第17-19页 |
第四节 琉球来华学生的学习与传播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儒学对琉球社会的影响 | 第24-32页 |
第一节 儒学对琉球政治制度的影响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儒学对琉球社会风气变迁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三节 儒学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儒学影响在琉球学校教育发展中的体现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学校教育设立之前的琉球国教育概况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孔庙和明伦堂的修建 | 第33-34页 |
第三节 国学与乡学的设立 | 第34-36页 |
第四节 教规与教材 | 第36-40页 |
第四章 琉球儒学教育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 | 第40-50页 |
第一节 程顺则 | 第40-45页 |
第二节 蔡温 | 第45-5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