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世界史论文--通史论文--研究、考订、评论论文

中澳贸易中长周期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3-27页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第13-16页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16-22页
    第三节 本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第22-23页
    第四节 论文的新意第23-24页
    第五节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24-25页
    第六节 论文的结构第25-27页
第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框架下的中澳贸易第27-36页
    第一节 经济周期与对外贸易周期第27-30页
        一、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应用第27-28页
        二、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第28-30页
    第二节 中澳贸易中长周期划分第30-34页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二章 1949年以前的中澳贸易第36-75页
    第一节 中澳贸易第一中长周期第36-50页
        一、1881年前的中澳贸易第36-43页
        二、19世纪80—90年代的中澳贸易第43-45页
        三、20世纪初期的中澳贸易第45-50页
    第二节 中澳贸易第二中长周期第50-59页
        一、一战时期的中澳贸易第50-54页
        二、一战后的中澳贸易第54-59页
    第三节 中澳贸易第三中长周期第59-74页
        一、1931—1936年的中澳贸易第60-66页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澳贸易第66-71页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中澳贸易第71-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三章 对1949年以前中澳贸易的综合评估第75-95页
    第一节 出口的衰退第75-77页
    第二节 澳大利亚社会经济形势和进口结构第77-81页
    第三节 中国与日本、印度、锡兰出口的差距第81-85页
    第四节 纺织品出口的进步及其原因第85-89页
    第五节 从进口看中日近代化的差距第89-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中澳贸易第95-136页
    第一节 中澳贸易第四中长周期第95-103页
    第二节 中澳贸易第五中长周期第103-120页
        一、1971年以前的中澳贸易第103-110页
        二、1972—1980年的中澳贸易第110-114页
        三、80年代的中澳贸易第114-120页
    第三节 中澳贸易第六中长周期第120-130页
        一、90年代的中澳贸易第120-126页
        二、2008年以前的中澳贸易第126-130页
    第四节 中澳贸易第七中长周期第130-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6页
第五章 “世界工厂”对澳大利亚贸易的发展规律及其启示第136-158页
    第一节 中国的“世界工厂”之路第136-141页
        一、贸易地位的演变第136-138页
        二、出口从量变到质变第138-141页
    第二节 英、美、日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发展规律第141-146页
    第三节 “世界工厂”从澳大利亚的进口演变第146-151页
    第四节 英国和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发展历程对我们的启示第151-156页
    本章小结第156-158页
结论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视角
下一篇:矢量地理数据动态多重数字水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