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当代文学(1949年~)
文革中的丰子恺:书信诗词·散文·漫画
论网络文学发展的趋势
拓展与变异--启蒙思潮中的女性文学论
毛泽东的人格理想与样板戏的表达
文化秉性和精神气质的传承与显现--试论魏晋风骨与章太炎、鲁迅的精神联系
中国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反抗与表达:张承志的文学创作道路
在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思考--谈王安忆的人学思想
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
论王小波的狂欢化写作及其源流
追求和谐--汪曾祺精神家园探析
寻根文学批评研究
西方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理论在中国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建设
新时期中国“寻根文学”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论余秋雨的流浪取向
茅盾建国后作家作品批评研究
生命、自然与民间的行走--论张承志
20世纪晚期中国女性文学分裂意识初论
论新生代作家的批判性写作
晚生代的文化身份与边缘叙事
文化心理的观照--中国与泰华的新文学关系侧探
冲突与抉择--张承志文化人格论
主体精神建立——一个远未抵达的梦想
在禁中飞翔——论林白作品的女性文学特征
生命的燃烧--论新时期女性文学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
20世纪90年代文化批评刍议
求赎的困惑与理性的探寻——论李昂女性主义文学的嬗变
以血代墨:梦醒时分的女性写作
世纪末中国文学创作的平民化倾向
论新时期的女性文学
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池莉现象
后殖民理论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冲撞与嬗变--重评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的论争
女性意识及其超越--论90年代女性写作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王朔
网络文学初论
何其芳文艺思想初探
王蒙审美理想初论
在此岸与彼岸之间--张贤亮小说创作心理初探
中国当代女性叙事与女性意识的递变
“大地的哲学”--论山东现代小说的地方特色
自然人性的呼唤——沈从文创作倾向略论
新媒介影响下文艺场中的图—文关系研究
共和国初期作家身份的嬗变与当代文学的建构
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选择与变异--建国“十七年”英国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十七年文学的国际题材创作研究
叶紫与湖湘文化
《上海文学》对新时期文学的贡献--1985年至1995年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