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茅盾文学批评中的文学价值观及其当代意义
新世纪文学中的“可可西里”情结
陈学昭与丁玲比较研究
当代知青文学中的爱情叙事
庐隐与石评梅比较研究
试论路遥文本中的自传色彩
前期延安文艺对外国文艺的接受与创化--以《新中华报》为例
文艺与政治运动的互文--以延安时期“二流子改造”题材文学创作为例
周文与文艺大众化运动述论
高擎大众化与民族化之旗--柯仲平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特色研究
延安文学中的女性话语研究
五四浪漫文学的奇特景观--论留学生对“五四”浪漫文学发展的贡献
木兰故事研究
《全唐文》中的题画文学与唐代文化现象的研究
诸葛亮形象神化研究
半个世纪以来李清照形象中西对比研究
郑樵《夹漈遗稿》校注
现代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研究
李孝光诗文研究
唐宋林披家族及著述研究
唐代赵郡李氏家族文学研究--以“东、西、南三祖”为例
《易林》与经学典籍关系及文史价值研究--以《易林》援引《周易》《左传》为例
“维系”与“维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收获》研究
吴敏树诗文研究
方孝标诗文研究
传播媒介与汉代文学传播
萧子显研究
明代茶陵派闽人作家研究
王羲之及东晋文士生活研究
知识分子话语系统中的底层表述--以徐玉诺诗文为中心
胡风与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比较研究
两汉女娲叙事流变研究
传统与现代--苏青文学创作中女性视角的双重建构
论1980年代文学场对莫言的塑造
王晓明文学批评的多维视野
《文心雕龙》的文学史观及其接受研究
论周作人文学批评的向度
尼采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黄周星文艺思想研究
论胡适的文学批评观
史传批评的批评--以《文心雕龙·史传》为中心
继承·改造·发展--论林纾文论在桐城派中的地位和作用
哪吒形象流变研究
顾太清女性意识研究
《文学评论》与新时期初(1978-1984)文学思潮
继承与探索:湘西青年作家群创作考察
刘永济《魏晋玄风》文论思想研究
不同的“湘西世界”--孙健忠与沈从文湘西题材作品比较
心理补偿视角下古典文学中桃花源形象的建构与衍变
苏伯衡研究
上一页
[65]
[66]
[67]
[68]
[6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