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分阶段研究知青文学 | 第10页 |
(二) 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知青文学 | 第10-11页 |
(三) 研究部分知青作家、作品 | 第11-12页 |
一、 “上山下乡热”与知青文学 | 第12-16页 |
(一) “知青”运动展开的历史场景 | 第12-13页 |
(二) 知青精神心理的渐变 | 第13-15页 |
(三) 知青文学和后知青文学 | 第15-16页 |
二、 知青文学爱情叙事的三种形态 | 第16-25页 |
(一) 社会政治层面的倾诉:爱的渴望与无奈 | 第17-20页 |
(二) 理想主义层面的追忆:爱的圣洁与创痛 | 第20-22页 |
(三) 人性与文化层面的反思:爱的迷失与畸变 | 第22-25页 |
三、 知青文学爱情叙事的艺术表现 | 第25-33页 |
(一) 叙事视角与人称的选择和设置 | 第25-27页 |
(二) 独特意象世界的呈现 | 第27-30页 |
(三) 爱情书写中的死亡意识 | 第30-33页 |
四、 知青文学的爱情叙事在当代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 第33-41页 |
(一) 改写了“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中爱情叙事的战歌模式 | 第33-37页 |
(二) 远离了 90 年代商业化背景下爱情叙事的欲歌模式 | 第37-38页 |
(三) 建构了一种理想与情爱互映的悲歌模式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注释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