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继承与探索:湘西青年作家群创作考察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对象第9-13页
  (一) 湘西青年作家群概念的提出第9-11页
  (二) 湘西青年作家群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三) 湘西青年作家群的基本特性第12-13页
 二、研究综述第13-14页
  (一) 关于作家群的研究第13页
  (二) 关于湘西代表作家的研究第13页
  (三) 关于湘西青年作家的研究第13-14页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第14-16页
  (一) 研究内容第14-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页
  (三) 研究意义第15-16页
第一章 湘西青年作家群的艺术继承第16-26页
 第一节 沈从文对湘西青年作家群的化育第16-19页
  一、境界纯美的浪漫主义风格第16-17页
  二、对故土湘西的深深爱恋第17页
  三、对自然生命形态的追求第17-18页
  四、充满诗意的书写风格第18-19页
 第二节 孙健忠、蔡测海对湘西青年作家群的影响第19-22页
  一、紧跟时代的现实主义风格第19-20页
  二、对湘西的理性审视第20-21页
  三、义无反顾的“出走”意识第21-22页
  四、创作手法的多元探索第22页
 第三节 湘西地域文化对湘西青年作家群的滋养第22-26页
  一、多姿多彩的湘楚文化第23页
  二、厚重的民族文化遗产第23-24页
  三、独特的湘西少数民族精神第24-26页
第二章 湘西青年作家群作品的叙事内蕴第26-37页
 第一节 文的自觉:湘西成为艺术书写的磁场第26-29页
  一、现实湘西的礼赞第26-27页
  二、虚幻湘西的构筑第27-28页
  三、历史湘西的追寻第28-29页
 第二节 透视巫傩:湘西民俗风情的理性审视第29-32页
  一、斑斓多姿的湘西风俗画卷第29-30页
  二、风俗画卷背后的理性审视第30-32页
 第三节 聚焦底层:长河与僻壤间生命的放歌第32-34页
  一、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第32-33页
  二、底层人物的抗争第33-34页
  三、底层人物的生命精神第34页
 第四节 诗性诠释:生存苦难的审美提升第34-37页
  一、文学创作中的“苦难”情结第35页
  二、苦难生活的审美升华第35-37页
第三章 湘西青年作家群作品的艺术视点第37-46页
 第一节 世俗化的写作取向第37-39页
  一、少数民族身份的淡化第37-38页
  二、日常生活不动声色的展示第38-39页
 第二节 “出走”与“回归”的情节模式第39-41页
  一、进不去的城第40页
  二、回不了的故乡第40-41页
 第三节 本土语言的自觉实践第41-43页
  一、借助地方语言展示人物个性第42页
  二、使用地方语言展现地域风情第42-43页
 第四节 多种艺术手法的探索第43-46页
  一、现实主义创作的坚守第43-44页
  二、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第44-46页
第四章 湘西青年作家群文学创作的思考第46-51页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中的困境与突围第46-47页
 第二节 文学继承中的受制与超越第47-49页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坚韧与开拓第49-51页
结束语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作人的民间文学思想研究
下一篇:湘西苗语的形态及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