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延安文艺对外国文艺的接受与创化--以《新中华报》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前期延安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及文艺政策 | 第12-14页 |
1、 开明的政治氛围 | 第12-13页 |
2、 宽松的文艺政策 | 第13-14页 |
(二) 大批深受外国文艺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到来 | 第14-16页 |
1、 大批国内知识分子的到来 | 第14-15页 |
2、 外国知识分子的到来 | 第15-16页 |
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第16-24页 |
(一) 异域文化的深切投影 | 第16-21页 |
1、 对文学作品的译介 | 第17-19页 |
2、 对艺术作品的译介 | 第19-21页 |
(二) 边缘文学的译介 | 第21-24页 |
1、 对外国著名剧作的介绍 | 第21-22页 |
2、 边缘化散文的译介 | 第22-24页 |
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第24-38页 |
(一) 黄土高原上的“西洋镜” | 第24-26页 |
(二) 眺望远方的世界 | 第26-38页 |
1、 诗歌创作 | 第26-28页 |
2、 纪实性散文 | 第28-29页 |
3、 人物评传 | 第29-31页 |
4、 文艺理论 | 第31页 |
5、 世界名胜介绍 | 第31-32页 |
6、 人物通信 | 第32页 |
7、 异域放彩的延安文艺团体及活动 | 第32-33页 |
8、 音乐美术中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 第33-38页 |
三、 中外文艺的碰撞与交融 | 第38-42页 |
(一) 灵魂的交融、深度互访 | 第39-41页 |
(二) 欢聚一堂、文艺联欢活动 | 第41-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谢辞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