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周文与文艺大众化运动述论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2页
 (一)周文的学术研究现状第8-11页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左联”时期——周文文艺大众化的实验阶段第12-24页
 (一)“文艺大众化”的提出与讨论第12-17页
 (二)“左联”时期的周文第17-24页
二、延安时期——周文文艺大众化的成熟阶段第24-40页
 (一)来到延安,担起重任第24-26页
 (二)坚定信念,提升理论第26-35页
 (三)扎实实践,引领大众化发展第35-40页
三、离开延安——对文艺大众化的不懈追求第40-48页
 (一)宣传《讲话》精神,培养文学青年第40-43页
 (二)编写民间戏剧《千古恨》第43-45页
 (三)坚持“实践论”与“大众化”第45-48页
结语第48-50页
注释第50-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后记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擎大众化与民族化之旗--柯仲平延安时期的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特色研究
下一篇:文艺与政治运动的互文--以延安时期“二流子改造”题材文学创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