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汉《郊庙歌辞》初探
试论郭嵩焘诗学主张的理学实学特征
唐代“蒲州—太原”沿线区域文学简论
《周易》、《尚书》思想比较研究
中国文论文本的跨文化阐释--论宇文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
追求与逃遁--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文革文学”研究之研究
试论现代家族文学中的父与子
现代经典之路--茅盾文学创作现象阐释
国民性的百年寻探--鲁迅之陈映真
五代人论唐代文学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学术史考察(五代段)
宋人论唐文研究--唐代文学研究学术史考察(北宋段)
徐渭的艺术精神
并置与矛盾性--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个人化写作的超性别意识
文化的二难与思者的焦虑--论沈从文的文化选择
萧衍和梁代《清商曲辞》研究
汉《郊祀歌》与汉武帝时期的郊祀
《中国》与晚年丁玲
曹植后期创作的特色
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主流文学的现代性分析
李佩甫论
褒贬毁誉之间--丁玲研究之研究
张爱玲现象之解读
中国文化现代性进程中的尼采情结
唐人论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研究学术史考察(唐代)
通才的智慧--苏轼思维特征研究
现代书局和30年代中国新文学
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英雄”--论“王小波现象”
“霸王别姬”母题的现代流变与阐释
《晋书》材料源于《世说新语》研究
审美的异端:中国古代文论“狂”范畴之浅探
永贞革新与中唐文学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
南宋四洪研究
南宋江湖文人研究
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
南宋理学大家古文研究
身体的解放与规训--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
周作人中庸思想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1949-1976年)
晚明吴江叶氏女性文学研究
东方朔研究
建安文学在南朝的传播接受
奴役与反抗
“80后”文化现象研究
王朔的幽默
赵树理创作思想研究
论贵族化审美意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苏曼殊与英国浪漫主义
上一页
[152]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