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凝练隽永 自然真诚--论冰心晚年的散文创作
《历代赋汇》赋序研究
抗日战争前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与文艺政策研究
《新青年》与中国新文学的兴起和传播
都市边缘的舞蹈--以卫慧、棉棉为视点的一种文学考察
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
“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1942—1949)
《史记》《汉书》论赞序比较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品鉴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庚信创作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论“易卜生主义”--以胡适与易卜生人文观的辨析为角度
错位与整合--论“五四”时期周作人“人的文学”观
“现代评论派”与民主文化--现代政治文化视野中的“现代评论派”
从目的论看林纾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
飞蛾扑火--丁玲女性主体意识的宿命悲剧
悲歌萦绕的女性世界--中国现代女性书写的悲剧意识
女性身份背景下的生存与写作--张爱玲与萧红比较
鲁迅与沈从文启蒙功用之比较
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
另一种现代性--沈从文的边缘言说
极致之美源于天籁--试析沈从文创作与音乐的渊源
论许地山创作的回归意向
谢庄集校注
对《文心雕龙》的文献学考察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个人叙事与自我话语
另眼看王蒙--论道家思想对王蒙的影响
柳永三论
论女娲神话中的灵石信仰
苏东坡游戏书写中的修辞辞格
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基本内涵的三个基本因素
晚清域外侦探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时间叙事模式的影响
萧军的流浪汉精神及其文学表现
沈从文文学创作对乡土中国形象的塑造和守望
俗世俗民--范小青的苏州写作
生态文学的新世纪
身体写作的文化价值及其局限
丁玲创作的主体性话语的嬗变
女性写作的突围--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私人化写作”
明代八股时文对文学的背离与融通
灵魂漂泊的精神家园--萧红与张爱玲小说比较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娜拉形象及其悲剧性探源
刘孝绰集校注
束皙集校注
夏侯湛集校注
论唐代贬谪文学创作的情感
论张承志创作的理想主义倾向
论网络文学的游戏审美特质
20世纪末期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微
论袁昌英对西方思潮的选择与接受
时尚、尴尬与出路--网络文学的当代境遇与重新建构的可能
上一页
[142]
[143]
[144]
[145]
[14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