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三十年代右翼文艺期刊研究
“我以我心铸华章”--论苏雪林的文学批评
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研究
陶弘景文学研究
钱大昕文学研究
李贽“童心说”及其文学实践
钱钟书与英美新批评
辜鸿铭翻译文化观研究--以辜译《论语》为例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文学翻译
沈从文与老舍民族意识之比较
休闲的现代性,现代性的休闲--论新文学作家的休闲观
湘籍革命作家群与中国现代文学
试论毕淑敏作品的悲剧意识和拯救情怀
论《韩诗外传》的性质及其思想意义
论沈从文的神性思想
文学研究会的发展与大众传播的运作
似花还似非花--论沈从文镜像下的女性书写
胡风文论的诗性表现及其成因
现代女作家文本与传统贞节观念
杨慎俗文学研究
《宋书》的文学价值
徐幹、仲长统比较研究
论苏轼文艺批评的思维方式
“曾点之学”和“穷工诗学”:对立与关联
楚辞对阮籍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王闿运公羊学思想初探
天教歌唱的痴鸟--论徐志摩的“单纯信仰”
一种色彩 两种诠释--田汉《名优之死》与谷崎润一郎《春琴抄》唯美之比较
感伤、忧郁、幻灭—储安平早期文学创作及思想倾向
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中国留日学生文学特点及比较研究
精神困境与个体突围--王安忆90年代后中长篇小说研究
生命意义的思考和追问—史铁生作品的内蕴
绝假纯真—从李贽生平看其崇尚自然的文艺美学观
论60年代出生作家的文革叙事
新时期城乡文学及打工者形象解析
网络时代的“文学英雄”—宁财神
由“雅俗共赏”透析文学的传媒消费
个人表达的解放时代—博客文学的兴起与个性魅力
“胡适还是鲁迅”命题的提出及其文化意蕴
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对张爱玲小说灰色人生体验的分析
后现代主义与消费主义合谋下的九十年代女性写作
洪亮吉论
文同和苏轼关系研究
网络传播时代文学的创作嬗变
萧红、迟子建文学启蒙意识比较论
方方作品中人性表现及其思考
论新时期后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郭沫若在韩国--以郭沫若文学思想的介绍和评价为中心
求索“存在意义”的无极之路--史铁生创作论
“80后”文学创作剖析--以郭敬明的小说创作为个案
上一页
[125]
[126]
[127]
[128]
[12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