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 第1-8页 | 
| 绪论 | 第8-17页 | 
| 一 虚无思想与文学 | 第8-9页 | 
| 二 现代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 第9-14页 | 
| 三 当代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 第14-17页 | 
| 正文 | 第17-48页 | 
| 一 研究新时期后文学中虚无思想的意义 | 第17-20页 | 
| 一、虚无思想的有无能反映出文学环境的变化 | 第17-18页 | 
| 二、虚无思想能够成为考察文学其他思想的一个手段 | 第18-19页 | 
| 三、虚无思想能够间接反映社会思潮 | 第19-20页 | 
| 二 促成虚无思想在文学中出现的主要因素 | 第20-25页 | 
| 一、虚无思想出现的文化氛围 | 第20-22页 | 
| 二、虚无思想出现的社会环境 | 第22-23页 | 
| 三、虚无思想出现的心理机制 | 第23-25页 | 
| 三 对新时期后文学中虚无思想的具体考察 | 第25-45页 | 
| 一、“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的虚无思想 | 第25-26页 | 
| 二、“寻根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 第26-28页 | 
| 三、“现代派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 第28-30页 | 
| 四、“先锋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 第30-33页 | 
| 五、“新写实”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 第33-36页 | 
| 六、20 世纪90 年代后文学中的虚无思想 | 第36-45页 | 
| 结论 | 第45-48页 | 
| 一 新时期后虚无思想逐渐蔓延 | 第45页 | 
| 二 虚无思想增加了文学思想深度 | 第45-46页 | 
| 三 虚无思想还将继续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 中文摘要 | 第49-53页 | 
| 英文摘要 | 第53-58页 |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