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部分 罗大经和《鹤林玉露》 | 第7-10页 |
一、罗大经 | 第7页 |
二、《鹤林玉露》 | 第7-10页 |
第二部分 《鹤林玉露》论诗歌内容 | 第10-20页 |
一、讲求实用的功能论 | 第10-11页 |
二、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 第11-13页 |
三、忠君爱国的道德观 | 第13-14页 |
四、原因分析 | 第14-20页 |
1、理学的影响 | 第14-18页 |
2、时代氛围的影响 | 第18-20页 |
第三部分 《鹤林玉露》论诗歌艺术 | 第20-28页 |
一、含蓄自然的审美观 | 第20-23页 |
1、含蓄 | 第20-22页 |
2、自然 | 第22-23页 |
二、重视人工之美 | 第23-25页 |
1、锻炼语言 | 第23-24页 |
2、讲求技巧 | 第24-25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第四部分 《鹤林玉露》论诗人 | 第28-39页 |
一、学识的积累 | 第28-29页 |
二、心性的涵养 | 第29-32页 |
三、代表人物 | 第32-39页 |
1、杜甫 | 第32-35页 |
2、杨万里 | 第35-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