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古兰经》与中国与张承志文学创作 | 第11-27页 |
一 伊斯兰教的中国化 | 第11-13页 |
二 《古兰经》精神的中国化 | 第13-17页 |
三 《古兰经》与张承志个人精神 | 第17-21页 |
四 《古兰经》与张承志文学创作 | 第21-27页 |
第二章 《黑骏马》与《古兰经》:论张承志思想中的拯救意识 | 第27-37页 |
一 使者的拯救 | 第27-30页 |
二 非使者的代替性拯救 | 第30-33页 |
三 使者与信道者甘苦与共的拯救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北方的河》与《古兰经》:论张承志思想中的自救意识 | 第37-47页 |
一 体悟与膜拜 | 第37-40页 |
二 判断与追求 | 第40-43页 |
三 超越与拯救 | 第43-47页 |
第四章 《金牧场》与《古兰经》:论张承志思想中的乐园意识 | 第47-59页 |
一 一部理想追求的交响乐 | 第47-51页 |
二 一首生命熔铸的进行曲 | 第51-55页 |
三 从《金牧场》到《金草地》 | 第55-59页 |
第五章 《心灵史》与《古兰经》:论张承志思想中的生存意识 | 第59-67页 |
一 追随圣徒,崇拜拱北 | 第59-61页 |
二 为主抗争,血祭乐园 | 第61-63页 |
三 苦行拜功,勇担前定 | 第63-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答辩委员会决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