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美国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见证、传播与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对外新闻宣传活动研究
盐阜区新四军文艺活动研究
“妇指会”与中国抗战
南浔会战述评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
伪满洲国殖民教育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伪满教科书对历史事实的篡改
抗战时期大学课程调整
战争·灾荒·瘟疫--抗战时期馆陶历史之管窥
国民党五届九中全会研究
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研究--以《妇女共鸣》(1937-1944)为研究中心
支撑抗战大业:抗战时期广东省国统区财政变革研究
抗战时期美国来华记者眼中的国民政府
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研究
战争·革命与吕梁山区社会之演变--1937-1945年临县乡村社会研究
中共重塑下的晋西北乡村--“张初元模式”与乡村权威1940-1945
太行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戏剧研究
山西抗日根据地传媒文化特点研究
试论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农业科技
浅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对日妥协
抗战时期马列著作的翻译及其影响
陕甘宁边区政府缉私研究(1937-1949年)
论抗战时期西安警察行政与城市社会控制
陕甘宁边区乡村治理模式研究(1937—1945)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日军俘虏政策研究
抗日救亡时期救国会蓬勃发展原因探析—心理学视角
英美烟公司在华后期经营状况之考察(1937—1949年)
傅筱庵时期伪上海特别市政府(1938.10~1940.10)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战时期的四川电力工业
抗战时期成都市防空建设述略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征兵工作--以四川省温江县为中心的考察
抗战时期四川省农业改进所研究
抗战胜利前后中间势力建国方案研究
抗战时期四川垦殖运动初探
抗战时期四川煤矿业研究
抗战时期我国兵险业研究
抗战时期的高校学生救济
抗战时期的四川社会教育
抗战时期西川邮政研究
抗战时期四川报业研究
抗战时期的儿童保育研究--以四川和重庆为中心的考察
抗日战争时期后方的节约建国储蓄运动
抗日战争与毛泽东党内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
抗战与民众动员--以四川省战时乡村服务团为中心考察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禁烟禁毒斗争
抗战时期四川征用民工探析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行国民教育制度述论(1940年-1945年)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