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伪满洲国赋税制度述评
五四前后梁启超张君劢文化观比较
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工矿业述评
“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及对大豆出口的控制
抗日战争时期国际友人视野中的国共两党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教育政策论析
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述评
同盟抗战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与科技实践研究
论抗战时期任弼时的党建理论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对“五四”新文化前进方向的探索--以瞿秋白为例
论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实行的奴化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国家政权思想论析
论华北日伪新民会
论蔡和森的唯物史观
延边地区抗日根据地研究
日伪在延边地区的“集团部落”建设及其影响
万宝山事件之研究
中国各政治势力与朝鲜独立运动关系研究--以20世纪上半叶为中心
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特点研究
黄埔军校出身的朝鲜族革命者在东北革命斗争研究
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为例(1950-2004年)
南京荣字1644细菌部队研究 1939-1945年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行政主导型县乡村自治和改良--以江宁为个案
南京国民政府的导淮事业(1927-1937)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戏曲研究--以平、津、沪、宁地区为主要范例
1931年江淮流域水灾及其救济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新闻管理思想研究
民国时期自然灾害救治社会化研究--以1931年大水灾为重点的考察
南京国民政府门牌制度研究--以江苏省吴江县为重点的考察
皖南新四军文化建设
满铁与东北殖民地化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及特点研究
论抗战时期工业内迁及其作用
简析“关税特别会议”期间知识分子的关税言论
南浔会战研究--以武汉会战为中心
抗战时期江西上饶地区细菌战研究
侵华日军江西细菌战调查研究
论新四军抗战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意义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美宣传策略及其效应
抗战期间日本细菌战研究--以江西细菌战为中心
伪满洲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研究
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1931年-1945年)
国家权力的延伸--察哈尔省警政建设研究(1928-1937)
1920年前后中国粮食进口问题初探
关于东北军在兴安区的屯垦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定位问题研究
沦陷区儒家文化的历史命运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灾荒与救济研究
1920年华北五省旱灾与赈务研究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