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论20世纪30年代张君励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
新疆喀什维吾尔文化促进会
五四运动对知识分子革命转变的影响研究
抗战时期的师范学院研究
1927年-1937年南京市征地补偿研究
共产党人对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经验教训的研讨及其意义
解放战争时期天津学生运动初探
1939年天津水灾及赈济述论
抗战时期上海文化人在新疆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势力的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中间势力的争取与合作述评
中日历史教材中抗日战争部分的对比研究
国难期间的外交政策与“意见领袖”--以《外交评论》为中心
旅大地区苏联与中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1945.8-1950.2)
战后初期上海苏北难民救济研究
陈渠珍与湘西自治(1921-1936)
战时大后方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女性
民族危机下的民主政治—20世纪30年代陈之迈民主政治思想研究
蒋介石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钩沉--沂蒙往事剪影(1900-1940)
抗战期间国民党组织特性问题研究
山东抗日根据地救灾机制探析
民国时期冀南地区会道门研究
浙江省临时参议会研究(1939-1946)
蒋介石与察哈尔抗战
傅斯年抗日思想及活动述论
晋察冀边区银行边币问题研究
贷金制度与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以西南联大为例
论青年救国会
日本侵华时期河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研究(1935-1945)
1947-1949年邢台市划分阶级及与之发动的群众运动研究
论五四时期实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长征:政治社会化视角的分析
上海公共租界内华洋关系之研究(1928-1937)--以“华洋共管”的工部局为考察中心
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户政研究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反法西斯宣传研究
五四时期新型知识分子的女权思想研究
日伪《华北新报》研究
1937-1945年国统区军粮问题探析--以安徽省为例
国民党河北当局合作运动述评(1946-1948)
国民党河北省政府训练团研究
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思想研究(1920-1927)
抗战时期四川兵员动员研究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福利事业研究--以四川政府的福利实践为中心的研究
抗战时期的“伤兵之友”运动
20世纪三十年代四川舆论对“摩登女”的认知及官方干预其装束的努力
抗战时期四川路政研究
川陕苏区医疗卫生初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成都律师业研究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