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与农业生态环境变迁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0页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三、研究范围及方法第17-20页
        (一) 研究范围第17-18页
        (二) 研究方法第18-20页
第一章 清代西宁府的政区沿革与农业垦殖资源第20-34页
    第一节 清代西宁府的政区沿革第20-22页
    第二节 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的自然条件第22-24页
        一、地形地貌概况及其特征第22页
        二、气候状况第22-23页
        三、水文条件及其特征第23-24页
    第三节 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的社会条件第24-32页
        一、农业人口的阶段式演变第25-26页
        二、农业政策的调整第26-31页
        三、农业垦殖的历史基础第31-32页
    小结第32-34页
第二章 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上)第34-46页
    第一节 农业技术的进步第34-38页
        一、因地制宜的农时第34-35页
        二、完备的生产工具第35-36页
        三、区田和砂田的引入第36-37页
        四、轮作制度的推广第37-38页
    第二节 水利工程对农业的推动第38-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三章 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下)第46-72页
    第一节 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的兴衰演变第46-54页
        一、顺治至雍正年间(1644-1735):恢复阶段第46-48页
        二、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繁荣阶段第48-52页
        三、咸丰至宣统年间(1851-1911):衰落阶段第52-54页
    第二节 清代西宁府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第54-58页
        一、粮食作物第54-55页
        二、蔬菜类第55-56页
        三、瓜果类第56-58页
    第三节 清代西宁府耕地面积及产量评估第58-64页
        一、耕地面积第58-62页
        二、粮食产量第62-64页
    第四节 各族人民在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中的作用第64-71页
        一、土族第64-66页
        二、回族第66-68页
        三、撒拉族第68-70页
        四、藏族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清代西宁府农业生态环境变迁第72-86页
    第一节 植被覆盖面降低第72-74页
    第二节 水土流失加剧第74-76页
    第三节 人地关系紧张第76-79页
    第四节 自然灾害频繁第79-84页
        一、旱灾第79-80页
        二、水灾第80-84页
    小结第84-86页
结语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致谢第94-96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国前后中共接管长沙研究--以长沙市军管会为视角
下一篇:《奁史·花木门》整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