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龙井春秋》的编纂与徽州文化的联系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0-15页
        一、关于地方志的文献综述第10-14页
        二、关于徽州文化的文献综述第14-15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5-17页
        一、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概述第17-32页
    第一节 村志的含义、特殊性、作用等第17-23页
        一、村志的含义第17-18页
        二、村志的特殊性第18-20页
        三、村志的作用第20-22页
        四、村志编纂与档案的联系第22-23页
    第二节 徽州文化的含义、特点和价值第23-28页
        一、徽州文化的含义第23-25页
        二、徽州文化的特点第25-27页
        三、徽州文化的价值第27-28页
    第三节 宅坦村与《龙井春秋》第28-32页
        一、宅坦村的介绍第28-30页
        二、《龙井春秋》的介绍第30-32页
第三章 《龙井春秋》的编纂过程与徽州文化的联系第32-40页
    第一节 从编纂选题分析它与徽州文化的联系第32-34页
        一、选题意义第32-33页
        二、选题特色第33-34页
    第二节 从资料的查找与运用反映徽州文化的特色第34-37页
        一、资料的查找第34-36页
        二、资料的运用第36-37页
    第三节 从体例编排分析它与徽州文化的紧密联系第37-40页
        一、从全局而言,是志谱相结合的方式第37-38页
        二、遵循先自然后人文的逻辑顺序第38页
        三、突出商业与教育的位置第38-40页
第四章 《龙井春秋》的编纂内容与徽州文化的联系第40-52页
    第一节 徽州宗族、教育与商业第40-45页
        一、徽州宗族制度第40-42页
        二、徽州教育与人才第42-43页
        三、徽商的兴盛第43-45页
        四、徽州宗族、教育与商业三者互相促进第45页
    第二节 徽州习俗第45-48页
        一、婚丧习俗与行业风俗第45-46页
        二、祭祀习俗第46-48页
        三、饮食及其它习俗第48页
    第三节 徽州村落布局与建筑第48-52页
        一、村落布局第48-49页
        二、建筑第49-52页
第五章 《龙井春秋》的编纂成果与徽州文化的联系第52-58页
    第一节 《龙井春秋》的编纂成果记录并拯救了一部分徽州文化第52-54页
        一、从整体上说,村志是徽州文化的载体第52页
        二、从具体内容上说,《龙井春秋》记录了徽州文化的细节表现第52-54页
    第二节 《龙井春秋》的编纂成果宣传了徽州文化第54-56页
        一、纵向上,有利于徽州文化在当地的传承第54-55页
        二、横向上,有利于徽州文化在整个中国的传播第55-56页
    第三节 《龙井春秋》的编纂成果促进了徽州文化的研究第56-58页
        一、从整体上来说,村志为研究徽州文化增添了一个平台第56页
        二、从具体内容上说,《龙井春秋》为徽州文化研究提供了详实资料第56-58页
结束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后记第64-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市民文化建设--以太原市为例
下一篇:土默特左旗乡镇文化站建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