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 第1-13页 |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资料 | 第9-10页 |
第三节 写作思路 | 第10-13页 |
第二章 明代以前石窟河流域的社会概况——以镇平县为主 | 第13-18页 |
第一节 清代石窟河流域的自然状况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明代以前石窟河流域历史简述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明代的石窟河流域的历史及镇平县设立 | 第18-24页 |
第一节 镇平建县前的石窟寇乱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崇祯五总贼之乱与石窟建县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地方宗族与镇平县的设立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明末清初“鼎革之际”的镇平县 | 第24-31页 |
第一节 镇平建县初期的困境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清初县政的困境 | 第26-31页 |
第五章 明末清初清石窟河流域的人口的流动 | 第31-43页 |
第一节 明中叶到清初石窟河的族群活动及其迁徙 | 第31-35页 |
第二节 清初海上势力的入侵与山区人口向海外流徙 | 第35-37页 |
第三节 粤东地区人地关系冲突与人口的外迁 | 第37-38页 |
第四节 清代台湾的社会对大陆移民台湾的诱因——以“义民”与争夺学籍为例 | 第38-43页 |
第六章 石窟河流域居民的迁台 | 第43-77页 |
第一节 石窟河流域居民的迁台——蕉岭县部分 | 第43-58页 |
第二节 石窟河流域居民的迁台——梅县部分 | 第58-64页 |
第三节 迁台的时间与迁往地 | 第64-68页 |
第四节 清代石窟河流域迁台者的身份 | 第68-73页 |
第五节 清代石窟河流域迁台者的地缘组织——以文宣王祀典捐款名单为例 | 第73-77页 |
第七章 清代石窟河流域迁台者与原乡的关系 | 第77-86页 |
第一节 清代原乡与台湾的往来 | 第77-84页 |
第二节 1980年代后回乡寻根——以两次陪同寻根问祖经历为例 | 第84-86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附录 | 第93-109页 |
附图 | 第93-95页 |
附文 | 第95-97页 |
附表 | 第97-109页 |
后记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