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 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二、 相关文献概述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历史渊源 | 第14-22页 |
第一节 蒙化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第二节 蒙化彝族左氏土官是南诏王族的后裔 | 第16-22页 |
一、 《蒙化左族家谱》 | 第16-19页 |
二、 其他资料 | 第19-20页 |
三、 地方史志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明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 | 第22-50页 |
第一节 土司土官制度 | 第22-25页 |
一、 土司制度 | 第22-24页 |
二、 土司制度设立的条件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明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设立的原因 | 第25-29页 |
一、 政治因素 | 第25-27页 |
二、 社会因素 | 第27-29页 |
第三节 明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统治 | 第29-50页 |
一、 明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治理区域及统治机构 | 第29-31页 |
二、 明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承袭 | 第31-38页 |
三、 明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政绩 | 第38-50页 |
第三章 清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 | 第50-73页 |
第一节 清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授职及原因 | 第50-53页 |
一、 清初归附授职 | 第50页 |
二、 清初授职的原因 | 第50-53页 |
第二节 清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统治 | 第53-59页 |
一、 清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承袭 | 第53-55页 |
二、 清代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政绩 | 第55-59页 |
第三节 清末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衰落 | 第59-64页 |
一、 清末蒙化彝族左氏土官衰落的表现 | 第59-62页 |
二、 清末蒙化彝族左氏土官衰落的原因 | 第62-64页 |
第四节 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与“改土归流” | 第64-73页 |
一、 关于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进行过改土归流的观点 | 第65-66页 |
二、 关于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未进行过改土归流的观点 | 第66-73页 |
第四章 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 第73-95页 |
第一节 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长期存在的原因 | 第73-84页 |
一、 良好的君臣关系——政治保障 | 第73-79页 |
二、 官民和谐——群众基础 | 第79-82页 |
三、 政治联姻——联盟基础 | 第82-84页 |
第二节 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制度的特点 | 第84-89页 |
一、 “文”“武”并治 | 第84-86页 |
二、 “土流合治” | 第86-89页 |
第三节 明清时期蒙化彝族左氏土官的社会影响 | 第89-95页 |
一、 积极影响 | 第89-93页 |
二、 消极影响 | 第93-95页 |
结语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附录 | 第98-10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