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醒世姻缘传》“梦”意象研究
论阎连科小说创作的民间意识
朱天文小说的叙事伦理
新时期小说中“傻子”叙事的狂欢化探究
台湾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潘纶恩《道听途说》研究
东北作家群流亡小说空间叙事艺术研究
新时期小说“零余者”形象研究
《婴宁》研究史论
《水浒传》作者为罗贯中考论
《履园丛话》小说作品研究
《三遂平妖传》世德堂本与嘉会堂本比较研究
灵魂的还乡之路--论陈应松小说创作的精神指向
论莫言小说创作的民间姿态
物象·传统·创生--以白先勇的小说《台北人》为例
论张翎小说的叙事艺术
沈从文小说湘西叙事新论
城乡之间的生命流动--孙惠芬新乡土小说论
张炜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研究
张承志、鲁迅小说比较研究
苏童小说的“边缘人”叙事
严歌苓小说节奏之美研究
《西游记》与洞府文化研究
《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
论藏文化语境中阿来的小说创作
张爱玲小说与散文的对照性研究
谈歌笔记小说创作论
论格非先锋小说中的“时间”叙事
论韩少功短篇小说叙事的流变
非梦与花朵--论刘震云小说《故乡面和花朵》
谈叶广芩小说中的人文情怀
坚守或开掘--新世纪“短篇小说”的叙事
《官场现形记》中的官形象研究
寓浮世人生于历史碎片--论叶兆言的“新历史小说”
日常生活的诗意建构--论王安忆长篇小说(1995-2005)
解放区短篇小说的经济学阐释
刘庆邦短篇小说中的乡土中国叙事
寄情乌托邦的精神之旅--张炜《你在高原》创作论
《说岳全传》与《水浒传》的比较研究
《夜谭随录》研究
灰色现世的戏谑对抗与诗意世界的浪漫想象--王小波的小说艺术
两点之间最美的距离是曲线--论废名小说《桥》的诗意表达
论白先勇小说的死亡书写
《川边风景》和《四世同堂》人物类型比较研究
现代悲剧意识与二十年代乡土小说
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幻小说的主题意蕴和叙事形式反思
复苏的女性--论王安忆“三恋”的女性写作
《三水小牍》研究
《狯园》的辨体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下《围城》的现实意义--以人物形象为例
上一页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