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性别错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0-13页 |
二、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性别的定位与“性别错位” | 第16-22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男性的定位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女性的定位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性别错位”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红楼梦》男性人物的女性化 | 第22-35页 |
第一节 贾宝玉形象的女性化分析 | 第22-30页 |
一、 女性化的容貌打扮 | 第22-24页 |
二、 女性化的娇弱身体 | 第24-25页 |
三、 女性化的行为表现 | 第25-30页 |
第二节 其他红楼男性形象的女性化表现 | 第30-35页 |
一、 女性化的形貌举止 | 第30-31页 |
二、 阳刚之气的缺失 | 第31-35页 |
第三章 《红楼梦》女性人物的男性化(上) | 第35-44页 |
第一节 林黛玉的男性化特征 | 第35-38页 |
一、 “才子”风流一“诗魔” | 第35-36页 |
二、 率性任情隐士风 | 第36-37页 |
三、 刚烈不屈真勇士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薛宝钗的男性化特征 | 第38-40页 |
一、 博学多识一通儒 | 第38-39页 |
二、 风度翩翩真君子 | 第39-40页 |
三、 有胆有志丈夫气 | 第40页 |
第三节 贾探春的男性化特征 | 第40-44页 |
一、 高旷朴直墨生香 | 第41页 |
二、 廉明毫察眼界新 | 第41-42页 |
三、 不甘人下抱负高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红楼梦》女性人物的男性化(下) | 第44-60页 |
第一节 史湘云的男性化特征 | 第44-47页 |
一、 英姿勃发扮男装 | 第44页 |
二、 豪情满怀真名士 | 第44-46页 |
三、 侠肝义胆无所惧 | 第46-47页 |
第二节 王熙凤的男性化特征 | 第47-52页 |
一、 男性化的名号 | 第47-48页 |
二、 男性化的心理 | 第48-49页 |
三、 男性化的行为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其他红楼女性形象的男性化表现 | 第52-60页 |
一、 男性化的名号扮相 | 第52页 |
二、 男性化的行为表现 | 第52-54页 |
三、 男性化的能耐心性 | 第54-60页 |
第五章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意义 | 第60-71页 |
第一节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社会意义 | 第60-65页 |
一、 谴责父权制对男性的逼迫,促进男性解放 | 第60-63页 |
二、 控诉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发展女性主义 | 第63-65页 |
第二节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文学意义 | 第65-68页 |
一、 对西方文学作品中刻板人物形象的冲击 | 第66页 |
二、 对中国文学作品中刻板人物形象的冲击 | 第66-68页 |
第三节 《红楼梦》“性别错位”描写的现代启示 | 第68-71页 |
一、 对个人的启示 | 第68页 |
二、 对两性的启示 | 第68-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注释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