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论白先勇小说的死亡书写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20页
 第一节 研究综述第9-14页
 第二节 死亡意识第14-20页
  一、死亡意识和死亡思想第14-17页
  二、死亡意识之于文学与作家第17-20页
第一章 小说人物死亡形态透析第20-34页
 第一节 社会情境铸就死亡百态第20-29页
  一、情感困境演绎生命悲歌第20-23页
  二、文化两难造就无边悲剧第23-25页
  三、深陷历史—命运的宿命第25-29页
 第二节 病症厄运难逃死亡魔掌第29-31页
 第三节 精神幻灭终至心死灵亡第31-34页
第二章 死亡意识的审美体现第34-51页
 第一节 死亡意象第34-43页
  一、“月”“夜”“夕阳”意象——时间迹象的表述第35-38页
  二、“医院”“湖”意象——死亡场所的表达第38-39页
  三、“花”意象——死亡氛围的烘托第39-42页
  四、“尸体”“骨灰”“葬礼”意象——死亡现实的呈现第42-43页
 第二节 死亡意境第43-51页
  一、死亡意境的构成——虚实相生第44-47页
  二、死亡意境的表现——丑美相应第47-51页
第三章 纷繁复杂的死亡情感第51-59页
 第一节 对于死亡的恐惧感知第51-54页
 第二节 难掩其间的天性悲情第54-56页
 第三节 向死而生的人生彻悟第56-59页
第四章 死亡意识的形成动因第59-72页
 第一节 个人经历的顿悟第59-65页
  一、疾病之劫与死亡事件第59-62页
  二、辗转流离与同志身份第62-65页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影响第65-72页
  一、传统文化的浸淫第65-68页
  二、西方文学的折射第68-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中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迁
下一篇:两点之间最美的距离是曲线--论废名小说《桥》的诗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