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巴金研究三大家论评
以沫相濡亦可哀,此中甘苦两心知--“五四”伉俪作家现象初析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暴力描写现象透析
唐代“离—还魂”故事研究
重回民间:网络文学的民间意识分析
寻根文学:现代性追寻中的反思与批判
封禅文学研究
刘勰自然审美意识探析
理论的旅行--西方诗学术语在中国的传播与嬗变
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初探
珠联璧合 交相辉映--中国古典文学与音乐同构现象的历史考察
《娜拉》的中国改写(1914-1948)
中国文学观念现代性的兴起--以1897-1911年小说观念为中心
从俄罗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跨文化阐释
关于木兰故事的流传--社会性别视角和文化史的研究
史铁生创作的意象类型与心理动因
论苏轼文学观
柳宗元的古文理论研究
孙鑛《批评诗经》研究
考古文献《诗经》异文辨析
贾谊政论文研究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母爱主题类型及其价值评估
陆游的乡居生活与“镜湖诗”创作
历史与美学视野中的语丝派
杜甫在唐代的接受
生命残缺的温情化抒写--迟子建小说论
《史记》与《战国策》的比较研究
在美与接受之间--论张爱玲及接受情况
论荀子的文艺思想
戴震与朱熹诗经学比较
从愤怒的批判到“野地”的温情--论张炜小说创作的转变
《文心雕龙》言意观的语用学分析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试论黄(氵晋)的诗文创作及其文学观
《九章》研究
王充的文艺思想述评
“卡夫卡”的呓语--关注生存困境的北村作品世界
屈原《九章》研究
孙犁艺术风格论
马其昶《毛诗学》研究
个性·革命·女性--论丁玲的思想及创作
柳宗元的学术研究与散文创作
探寻萧红的双重世界
鲁迅与沈从文生命美学比较论
《滹南遗老集》研究
《文心雕龙》的写作之道及其现代意义
周作人与希腊文学、希腊文化
许地山与印度文学、印度文化
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以“鲁迅论坛”和“金庸茶馆”为中心
刘禹锡的贬谪心路探析
上一页
[149]
[150]
[151]
[152]
[15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