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一、风格成因及其流变 | 第8-23页 |
(一) 时代精神和个性选择 | 第9-12页 |
(二) 人格与文格 | 第12-16页 |
(三) “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与仁者心态 | 第16-19页 |
(四) 变徵之音 | 第19-23页 |
二、风格的文本特征 | 第23-35页 |
(一) 诗画相生的文体 | 第24-28页 |
(二) “以情为经”与造境 | 第28-32页 |
(三) 形象内蕴的成长模式 | 第32-35页 |
三、孙犁的文学史意义 | 第35-45页 |
(一) 热情而落寞的时代歌者 | 第35-39页 |
(二) 乡土抒情的理想范式 | 第39-43页 |
(三) 小结:孙犁的文学史定位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著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