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鑛《批评诗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文献综述 | 第6-8页 |
1. 孙鑛和他作《批评诗经》的背景 | 第8-10页 |
·孙鑛的生平简介 | 第8-9页 |
·孙鑛作《批评诗经》的背景 | 第9-10页 |
·朱熹文学阐释的影响 | 第9页 |
·李梦阳的复古思想的影响 | 第9-10页 |
2. 孙鑛《批评诗经》的概貌 | 第10-12页 |
·评述 | 第10页 |
·批语 | 第10-11页 |
·章批 | 第10-11页 |
·眉批 | 第11页 |
·圈点 | 第11-12页 |
·圈 | 第11页 |
·点 | 第11-12页 |
·圈点并用 | 第12页 |
3. 孙鑛《批评诗经》的文学阐释 | 第12-16页 |
·从文学形象的特点上鉴赏诗作 | 第12页 |
·从情感特质上解读诗作 | 第12-13页 |
·从场景描绘上赏析诗作 | 第13-14页 |
·从艺术技巧上品评诗作 | 第14-16页 |
·反兴正承 | 第14-15页 |
·起承转合 | 第15-16页 |
·运思巧妙 | 第16页 |
4. 孙鑛诗学思想探微 | 第16-24页 |
·浅析孙鑛以“格调”说批评《诗经》 | 第16-20页 |
·孙鑛论“格” | 第17-18页 |
·孙鑛论“调” | 第18-20页 |
·比较诗学的浅尝 | 第20-24页 |
·孙鑛追本溯源反映诗史观 | 第20-23页 |
·孙鑛厚古薄今的复古倾向 | 第23-24页 |
结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附表 | 第26-32页 |
附表1 | 第26-27页 |
附表2 | 第27-29页 |
附表3 | 第29-30页 |
附表4 | 第30页 |
附表5 | 第30-31页 |
附表6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