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张习孔及《诒清堂集》研究
《淮南子》、《史记》孔子论
空谷幽兰--三毛精神世界探析
新世纪中国青春文学的先锋与常态
《语丝》与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古典意象史论
“如皋八年”与陈维崧文风转变
论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对词乐传播的影响
感性的文学写作到理性的多元创作的蜕变--论“80后”作家孙睿的成长、转型及多元发展
“二余之争”:当代知识群体的一次精神问责
惨败了的文学救赎--论伪满洲国作家爵青的写作心态
圣王与君子——《墨子》政治理想的形象表达
明末清初时局下的侯方域研究
柳宗元碑志文研究
瑾瑜在握,德音可怀--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尚玉情结与审美风尚之研究
徐乾学古文研究
《台港文学选刊》研究
古钞本《文选集注》残存太康诗文研究
孔融的创新精神与汉末时代风尚
《左传》列国女性人物精神风貌透析
伤痕文学叙事模式分析
郝经年谱
《唐钞<文选集注>点校整理(一)》
《文心雕龙》与《文选》哀祭类文体比较研究
林纾古文研究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集·导言》研究
晚清—五四启蒙思潮与现代儿童文学
《史记》引用《左传》研究
江淹贬谪文学研究
阿英文献学成就初探
《隋书》的文学价值研究
魏晋南北朝悼祭文研究
常杨研究
白居易奏议初探
金代女真文学家完颜璹研究
两《唐书》文学批评比较研究
杨奂文学创作研究
二十世纪《左传》文献学研究
《后汉书》女性形象研究
王国维文学批评话语的矛盾呈现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尼采思想
论许地山的文学创作与宗教文化精神
山人张潮研究
刘勰与《文心雕龙》研究
论沈从文文学批评
论茅盾文学创作中的颓废色彩
文天祥骈文研究
1943·1946:“赵树理方向”的发生探究
汉魏六朝会稽文学研究
汉魏六朝哀诔祭吊文研究
上一页
[100]
[101]
[102]
[103]
[10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