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徐乾学古文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徐乾学其人其文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徐乾学及其古文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第一章 徐乾学生平及思想第13-32页
 第一节 故乡人文对徐乾学的影响第13-16页
 第二节 早年家教对徐乾学的影响第16-19页
 第三节 徐乾学的仕宦与交游经历第19-28页
  一、宦海沉浮与毁誉参半第19-21页
  二、主持风会与引拔后进第21-23页
  三、交游之广与声名之著第23-28页
 第四节 徐乾学的学术与藏书活动第28-32页
  一、组织幕府与修书治学第28-30页
  二、藏书在楼与博学于文第30-32页
第二章 徐乾学的古文观第32-56页
 第一节 徐乾学与“清真雅正”的清代文风第32-37页
  一、清初文化政策指导下的《古文渊鉴》编选第33-35页
  二、徐乾学对清代清真雅正文风的引导作用第35-37页
 第二节 徐乾学对归有光一路文脉的继承第37-49页
  一、徐乾学与归有光的渊源第38-41页
  二、徐乾学与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第41-44页
  三、徐乾学与唐宋古文第44-49页
 第三节 顾炎武文论思想对徐乾学的影响第49-56页
  一、反对摹拟剽窃,提出文贵徵实的主张第49-52页
  二、文须有用于天下的顾氏文论影响第52-56页
第三章 徐乾学的古文创作第56-83页
 第一节 徐乾学《憺园文集》概况第56-58页
  一、《憺园文集》刊刻与流传第56页
  二、《憺园文集》题解——“憺”与“澹”的矛盾第56-57页
  三、《憺园文集》总体概况第57-58页
 第二节 徐乾学《憺园文集》内容与艺术特色第58-83页
  一、奏议类公牍文——玉堂制式的新变第58-64页
  二、论辨类学术文——学与文的交汇第64-70页
  三、体式多样的家居交游文——掩不住的文人风神第70-83页
结语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7页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30年代京海派小说的都市书写
下一篇:尼娜的自我追寻—拉康主体理论视角下的《奇异的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