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导言第13-36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3-18页
 二、选题缘起第18-19页
 三、研究资料和现状第19-29页
 四、主要内容第29-31页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31-34页
 六、研究方法与价值第34-35页
 七、存在的不足第35-36页
第一章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的政策第36-54页
 第一节 锄奸反特是打败日寇侵略的政治要求第36-42页
  一、日军侵华战争为汉奸特务产生提供了土壤第36-39页
  二、锄奸反特是打败日寇侵略的政治要求第39-42页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的政策第42-54页
  一、锄奸反特的基本政策第43-50页
  二、规范明确的政策内容第50-54页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行政法律制度第54-101页
 第一节 锄奸反特组织机构实行战时编制体制第54-87页
  一、党内锄奸反特组织机构第54-57页
  二、政府锄奸反特组织机构第57-74页
  三、军队锄奸反特组织机构第74-81页
  四、全民性的锄奸武装组织第81-87页
 第二节 锄奸干部管理培训法律制度第87-101页
  一、培养锄奸干部是抗日战争的现实需要第87-91页
  二、管理培训的组织机构第91-93页
  三、教育内容及培训概况第93-101页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刑事法律制度第101-128页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刑事侦查法律制度第101-113页
  一、侦查工作的基本方针第101-102页
  二、情报侦查法制的特点第102-107页
  三、侦查工作制度第107-113页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刑事法律制度第113-128页
  一、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第114-117页
  二、刑法原则第117-119页
  三、汉奸罪立法第119-122页
  四、汉奸罪的刑事处罚第122-128页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经济法律制度第128-143页
 第一节 边币与法币的斗争第128-136页
  一、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措施第128-130页
  二、发行边币第130-133页
  三、以法币打击法币第133-134页
  四、反破坏边币第134-135页
  五、反假钞破坏第135-136页
 第二节 查禁以物资帮助敌方第136-143页
  一、禁止必需品出口第136-137页
  二、查禁仇货第137-139页
  三、禁止粮食出境第139-143页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的功绩与反思第143-156页
 第一节 锄奸反特法制的特点第143-146页
  一、维护民族统一战线各阶层的利益第143-144页
  二、以党的政策为指导第144-145页
  三、具有新民主主义特征第145-146页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的功绩第146-148页
  一、保障了抗战时期共产党实现根本目标第146-147页
  二、实现了法律为抗战服务的目的第147-148页
  三、发挥了民主和专政的双重作用第148页
 第三节 锄奸反特法制的反思第148-156页
  一、“抢救运动”第148-150页
  二、“九条方针”的发布第150-152页
  三、审干扩大化成因及教训第152-156页
结论第156-160页
 一、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156页
 二、专业队伍是锄奸的科学保障第156-157页
 三、分清两类矛盾性质第157-158页
 四、发动群众是基础,专门机关为骨干第158-160页
参考文献第160-171页
后记第171-174页
附录第174-178页
 一、原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干部建国前后担任大区、省、市公安机关领导职务名录第174-177页
 二、原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干部建国后担任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名录第177-178页
附图第178-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卢梭与密尔代表理论比较研究
下一篇: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