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王蒙文化人格论
沈从文与卢梭—一种美学观念上的沟通
自然主义与五四文学
“人生的艺术派的文学”--论周作人的文学观
透视生命的存在--沈从文、张爱玲比较论
传承与建构--《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的特征及其影响
流浪路上的言说--从艾芜早期的南行经历谈流浪对其创作的影响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与林语堂性灵文学观的建构
规约的体制 多样的生存--延安文学体制和作家关系的一种探讨
汉魏六朝设论文研究
张协研究
新时期以来叙事文学中的性别关系研究
“文革文学”中女性形象模式之探微
言说与被言说--左翼文学中女性的自我想象与他者想象
台湾生态文学研究
东方朔及其辞赋研究
《墨子》的文学价值
论方孝孺的文学观及其创作
宋代崇陶现象与平淡美诗学理想的形成
乍暖还寒 早春时节--从1978年《人民文学》看文学复苏之艰难
三十年代初上海文坛景观--从1933年《申报·自由谈》看上海文化态势
从青春开始的写作--论“80后”文学的崛起
王韬的文学创作研究
老舍与冰心色彩词使用比较研究
“永嘉四灵”研究
《国风》作者问题的研究
《九歌》六神考
“人民”的文学--从1954年《人民文学》看50年代共和国的文学重建
范摅《云溪友议》考论
葛洪及《抱朴子外篇》考论
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春秋辞令的文体研究
刘克庄唐宋诗学史观研究
政治激情与艺术追求的融合--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作家精神现象分析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
沈自晋研究
罗根泽及其诸子学研究
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三类父亲形象
从花木兰看女英雄的塑造与重写
试论陶渊明的诗意栖居及其现代意义
韩少功:文化寻根的独行者
打工文学研究
祝允明诗文研究
《天问》神话与传说研究
袁于令戏曲小说研究
批评生态与话语权力--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家与批评家的文学论争看当代批评生态
孙吴文学与学术
明清文人书信体文论研究
袁宗道文学研究
上一页
[138]
[139]
[140]
[141]
[14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