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第一章 反面的建构:批评“词的解放运动” | 第12-24页 |
| 一、曾今可与“词的解放运动” | 第12-16页 |
| 二、“左翼思想”对“解放词”的批评 | 第16-24页 |
| 第二章 正面的建构:国难意识的规训 | 第24-36页 |
| 一、苦难叙述的泛滥 | 第24-28页 |
| 二、时政批评的高潮 | 第28-30页 |
| 三、“腰斩张资平”风波 | 第30-33页 |
| 四、“回到农村去”大讨论 | 第33-36页 |
| 第三章 阵地的形成:批评复古风潮 | 第36-48页 |
| 一、鲁迅与施蛰存的笔战 | 第36-42页 |
| 二、曹聚仁与文字改革 | 第42-45页 |
|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 第45-48页 |
| 结语 | 第48-50页 |
| 注释 | 第50-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 后记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