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父亲形象研究的梳理和反思 | 第1-11页 |
| 二、隐忍型的父亲形象 | 第11-18页 |
| (一) 父子冲突的独特性 | 第12-14页 |
| (二) 父爱的尴尬 | 第14-16页 |
| (三) 怎样做父亲的反思 | 第16-18页 |
| 三、人性化的父亲形象 | 第18-26页 |
| (一) 父亲:儿女生活的关怀者 | 第19-22页 |
| (二) 父亲:儿女人生的指导者 | 第22-25页 |
| (三) 人性化父亲形象的文化意味 | 第25-26页 |
| 四、复杂型的父亲形象 | 第26-35页 |
| (一) “家”的预言 | 第27-30页 |
| (二) 父亲:专制与慈爱、堕落与忏悔的复合体 | 第30-35页 |
| 注释 | 第35-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