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玉米落粒性QTL的定位及落粒候选基因ZmSh1-1.3的克隆
基于幼胚成苗技术的玉米加倍方法研究
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吉林省中部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技术试验研究
玉米自交系低磷耐性遗传分析
14个新选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和育种潜力的研究
不同配比复合肥对春玉米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宜机收高产玉米子粒灌浆特性及光合性能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玉米回交导入系的构建及其抗旱性研究
碱化盐土掺砂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生长影响研究
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在收获期主要营养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
玉米细胞周期转换蛋白ZmCCS52B调节生物量积累的分子机理
三种肥料配施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施用三种肥料对不同复垦年限土壤Hedley磷形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七个耐密型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对比研究
旱作褐土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
不同抗性玉米品种苗期干旱及复水过程中的生理响应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110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施氮对玉米//马铃薯作物养分吸收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玉米株高主效QTL-qph1及ys基因及其修饰因子ys-modifier的克隆、功能验证及机理研究
玉米单倍体诱导基因qhir1精细定位与新型诱导系选育研究
结合大重组自交系群体和超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玉米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玉米ZmCIPK12和ZmCIPK21基因的克隆及抗逆分子机理研究
玉米逆境胁迫响应基因ZmSnRK2.11、ZmCBL9及ZmCBL10的功能分析
垄作集水和秸秆覆盖对东北玉米带黑土区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黄淮海地区涝渍胁迫对夏玉米的影响及时空变化研究
玉米PPDK基因克隆与互补表达载体的构建及不同氮处理对PPDK蛋白表达的影响
不同施氮方式对典型黑土春玉米农田N2O、CO2排放及氮平衡的影响
玉米DNA诱导的18种水稻变异材料特异DNA条带序列分析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与分子鉴定
氧化铁纳米粒子对玉米生理效应的影响和吸收、转运机制的研究
南方稻田水稻—玉米不同搭配种植模式的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比较研究
玉米抗寒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利用研究
糯玉米种质SSR标记遗传分析及品质性状评价
表型聚类和SSR聚类对甜玉米自交系类群的划分及杂种优势分析
利用SSR和SNP标记研究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
甜玉米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玉米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主效SSR标记筛选
玉米秃尖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及SSR标记
人工老化玉米种子DNA甲基化变异的研究
东华北区50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研究
不同类型材料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耐密性研究
玉米株高性状的遗传分析及主效SSR标记筛选
玉米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技术的优化及DH系的遗传性研究
不同生育类型玉米的潜力研究
中国北方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镍胁迫对玉米生理特性、氮磷钾营养元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hrpZPsg12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玉米的研究
低温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