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一般性问题
--
肿瘤治疗学
内外引流和外引流对高位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比较研究
低频超声通过诱导髓源抑制细胞凋亡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
抗PD-1抗体联合RCAT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携带抑瘤基因IL-24的rDNA区靶向载体对MSCs打靶的初步探索
体外构建双启动子SECs及其对HepG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干扰作用
PKCβI和ERK1/2参与岩藻糖型配体引发的DC-SIGN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
mIL-21-hIgGFc融合蛋白在293E细胞中的表达纯化及其对CD8~+T细胞表型的影响
人天冬氨酰/天冬酰胺β羟化酶真核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盆腔脏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肿瘤局部脉冲电刺激对心电活动的影响
介孔聚合物纳米球负载基因siRNA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
精确调控的酸激活纳米粒成像分析和联合治疗应用研究
miR-30c和miR-181a调控肿瘤阿霉素耐药与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CCR10调节受照射小鼠皮肤中CCL27分泌的作用研究
脉冲低剂量率再程放疗减少组织损伤效应和临床疗效分析
调强放疗后肿瘤患者血液中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研究
γδ T细胞体外扩增工艺的建立及其抗肿瘤特性研究
98例椎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放疗后的预后观察
消肿止痛散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研究
加巴喷丁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微创放疗术后验证关键技术研究
胸中段食管癌放疗技术的剂量学优化及心脏损伤预测
海带多糖通过抑制NF-κB活化防治放射性下颌下腺损伤的研究
NF-κB p65、IκBα、IL-1β mRNA在大鼠放射性肺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
海带多糖对放射诱导损伤的神经细胞、内皮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放疗定位使用负压真空垫和脚固定器协同固定下肢肿瘤患者技术分析
锌指蛋白146对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树突状细胞/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融合疫苗诱导特异性T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
选择性光热治疗肿瘤过程中的温度监测和数学模型仿真研究
碳量子点负载阿霉素靶向攻击细胞核治疗癌症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设计抗EGFR、VEGF、PD-1、CTLA-4多特异性抗体研究
癌症患者“药食同源”营养品功效的免疫机制探讨及短期生活质量评价研究
突变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治疗方法的研究
miRNA Let-7i在辐射诱导肺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恶性肿瘤患者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相关性研究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腹腔粘连疗效的初步探讨
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研究
高变化率脉冲磁场的产生及其对肿瘤细胞带电粒子的影响
肿瘤细胞的新型物理靶向方式及其靶向抑止研究
单纯放疗、PGEMOX方案序贯放疗和PGEMOX方案夹心放疗治疗早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对比和预后分析
PD-1单抗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检查点的变化趋势及与病情变化的关系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与胆道旁路手术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PD-1抑制剂治疗前后肿瘤免疫微环境中部分免疫细胞、免疫检查点变化的研究
shRNA干扰Treg细胞Helios表达对TIL细胞抗瘤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种新型多肽拮抗VEGF对树突状细胞成熟负向调控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
肿瘤靶向和环境响应性多臂聚合物胶束的研究
长链非编码RNA在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外泌体—电离辐射诱导旁效应的另一种机制
华蟾毒精抗原佐剂效应与增强肿瘤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机制研究
完善我国肿瘤免疫治疗相关制度的研究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