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地质学
晚中新世南海南部底栖有孔虫记录对北极冰盖初现及南海海盆演化的响应
白垩纪—古近纪南海北缘盆地构造特征研究
中西太平洋富钴结壳Os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及古海洋学意义
中扬子西缘早中三叠世海平面变化及古环境意义
28ka以来莱州湾南岸的沉积学记录及环境意义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
近2Ma帕里西—维拉海盆的风尘记录
鸭绿江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北黄海底质分布特征的影响
渤海湾(天津段)近岸海域现代沉积速率及沉积环境研究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南海某典型峡谷区斜坡稳定性评价
基于孔压静探试验的伶仃洋海域土层分类方法研究
华北北缘中元古界蓟县群沉积学及碳硫循环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断裂系统发育演化模式--以白云凹陷为例
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资源潜力初步研究
南海西北部陆架泥质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长江口现代水下三角洲沉积物的210Pb垂向剖面特征及其沉积动力影响因素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百年来沉积讯息与环境变化关系的解析
浊流机制沉积物波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弯曲度对海底峡谷中浊流及其沉积的影响研究
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中生代沉积相研究
海南岛北部潮间带沉积物稀土元素富集规律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琼南晚燕山期花岗岩研究
南海北部陆坡冷泉区晚更新世以来底栖有孔虫与甲烷喷溢
滇西兰坪盆地东缘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和沉积演化
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晚白垩世冷泉碳酸盐岩的古海洋意义
新西兰东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高分辨率的古海洋学
西北冰洋沉积物中的有孔虫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渤海中南部碎屑矿物特征与沉积环境
冲绳海槽南部7000cal.yr BP以来的硅藻及冬季海水表层温度的重建
长江口现代潮滩粒度和TS/TOC分布特征及其沉积微相指示意义
自生铁硫化物在长江口现代潮滩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渤海西南岸全新世大暖期最大海侵线重建
近百万年以来西菲律宾海风尘沉积研究
17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柱状样沉积学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指示意义
南海北部海底滑坡的地震特征及成因分析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360ka来上部水体温度和结构演变
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台湾海岸山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西太平洋暖池北部15万年以来的古海洋学研究
南黄海西部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沉积特征及其物源环境意义
东菲律宾海帕里西维拉海盆第四纪沉积特征和物质来源及其古环境意义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洋中脊玄武岩的研究
南极普里兹湾海洋沉积记录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苏北废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与范围
西南印度洋脊ODP 735B钻孔上部辉长岩研究
快、慢速扩张洋中脊玄武岩特征对比及意义
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形态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黄、东海海域沉积物的源汇效应及其环境意义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NHH0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
东太平洋海隆13° N含金属沉积物研究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