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论文--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论文

晚中新世南海南部底栖有孔虫记录对北极冰盖初现及南海海盆演化的响应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意义第9-11页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1-12页
     ·研究目标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南海概况及两极冰盖生长第12-18页
   ·地形特征第12-13页
   ·海盆演化第13-15页
   ·冰盖演化概况第15-18页
     ·新生代冰盖生长和气候演变的基本趋势第15-16页
     ·两极冰盖生长重要阶段与南海海盆演化关键时期的对应关系第16-18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8-24页
   ·研究站位及材料第18-19页
   ·相关站位和大洋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22页
   ·研究站位的年代框架第22-24页
     ·古生物地层第22页
     ·天文调谐年代标尺第22-24页
第四章 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及其古海洋学意义第24-29页
   ·引言第24页
   ·分析结果第24-27页
     ·有孔虫的氧同位素结果第24-27页
   ·讨论第27-29页
     ·稳定同位素第27-29页
第五章 底栖有孔虫群落结构分析第29-42页
   ·底栖有孔虫在古海洋学中的研究现状第29-30页
   ·分析结果第30-38页
     ·底栖有孔虫的绝对丰度第30-32页
     ·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第32页
     ·种群结构第32-35页
     ·壳类分析第35-37页
     ·有孔虫的粗组分第37-38页
   ·讨论第38-42页
     ·古生产力第38-39页
     ·种群结构第39-40页
     ·溶解率第40-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8页
附表1第48-84页
附录2第84-101页
 1. 属种编号对照第84-85页
 2. 底栖有孔虫属种分析详单第85-101页
附录3第101-104页
附图第104-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历史文献中物候信息重建唐朝时期关中地区温度变化
下一篇:南秦岭晚三叠世老城与胭脂坝花岗岩体的侵位机制及动力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