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断裂系统发育演化模式--以白云凹陷为例
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0页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选题来源 | 第14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陆坡深水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断裂活动定量分析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白云凹陷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 | 第18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量及认识 | 第18-20页 |
·主要工作量 | 第19页 |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白云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 第20-26页 |
§2.1 凹陷结构构造特征 | 第20-23页 |
§2.2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第23-24页 |
§2.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白云凹陷断裂系统几何学特征 | 第26-45页 |
§3.1 断裂系统的性质与分类 | 第26-27页 |
§3.2 断裂系统平面特征 | 第27-41页 |
·东北坡断裂 | 第27-31页 |
·正北坡断裂 | 第31-36页 |
·西南坡断裂 | 第36-41页 |
§3.3 断裂系统剖面特征 | 第41-45页 |
·东北坡断裂 | 第41-43页 |
·正北坡断裂 | 第43-44页 |
·西南坡断裂 | 第44-45页 |
第四章 断裂系统活动性定量分析 | 第45-72页 |
§4.1 断裂活动性定量分析 | 第45-67页 |
·生长指数方法简介 | 第45-46页 |
·断裂活动性分析 | 第46-66页 |
·断裂活动特征小结 | 第66-67页 |
§4.2 典型剖面断裂构造演化特征 | 第67-72页 |
·平衡剖面原理 | 第67页 |
·构造演化特征分析 | 第67-72页 |
第五章 断裂发育机制和演化模式探讨 | 第72-80页 |
§5.1 断裂系统发育差异对比 | 第72-73页 |
§5.2 断裂系统发育机制分析 | 第73-78页 |
·地壳拉张和热流因素 | 第73-75页 |
·凹陷沉降与沉积因素 | 第75-76页 |
·区域构造应力场分析 | 第76-78页 |
§5.3 断裂系统演化模式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