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2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 ·帕里西-维拉海盆风尘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 ·海洋风尘研究的兴起 | 第14-15页 |
| ·帕里西-维拉海盆的风尘研究 | 第15-17页 |
| ·海洋沉积物中古气候信息的提取 | 第17-22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2-30页 |
| ·地质背景 | 第22-25页 |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22-23页 |
| ·研究区海底地貌 | 第23页 |
| ·研究区构造背景 | 第23-25页 |
| ·研究区沉积特征 | 第25页 |
| ·水文气象特征 | 第25-30页 |
| ·研究区水文特征 | 第25-28页 |
| ·研究区气象特征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41页 |
| ·研究材料 | 第30-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41页 |
| ·粒度分析 | 第31-34页 |
| ·Sr、Nd 同位素分析 | 第34-38页 |
| ·Sr、Nd 元素分析 | 第38-39页 |
| ·风尘通量分析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碎屑组分的粒度组成及物源和古气候指示 | 第41-47页 |
| ·粒度组成特征 | 第41-42页 |
| ·不同粒度端元的物源解释 | 第42-44页 |
| ·不同粒度端元的古气候意义 | 第44-47页 |
| 第五章 Sr、Nd元素和同位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 | 第47-56页 |
| ·碎屑组分的 Sr、Nd 元素特征 | 第47页 |
| ·全部碎屑组分的 Sr、Nd 同位素组成 | 第47-49页 |
| ·不同粒级碎屑组分的 Sr 同位素组成 | 第49页 |
| ·不同粒级碎屑组分的物源分析 | 第49-56页 |
| 第六章 近 2 Ma 帕里西-维拉海盆风尘通量及其古气候响应 | 第56-70页 |
| ·碎屑组分在全样中的含量 | 第56-57页 |
| ·碎屑组分中风尘和火山物质的定量分离 | 第57-59页 |
| ·基于粒度分析结果的定量分离 | 第57-59页 |
| ·基于 Sr 二端元混合模型的定量分离 | 第59页 |
| ·近 2 Ma 帕里西-维拉海盆的风尘通量 | 第59-61页 |
| ·风尘通量对古气候的响应 | 第61-70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 作者简历 | 第81-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