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沦陷区概况及日本帝国主义在华暴行
伪满洲国成立前后《满洲日报》社论研究
张纯如与南京大屠杀的国际传播
伪满时期满洲后裔的生存状态
试论伪满总务厅弘报处在日本对伪满洲国文化统治中所起的作用
罗伯特·威尔逊与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
南京大屠杀幸存中国军人研究
沦陷时期汉口社会局研究(1939-1945)
伪满洲国电信业统制研究
山东日伪政权奴化教育研究(1937-1945)
“满洲第七三一部队”旧址调查与研究
日军“慰安妇”幸存者生存状况调查与PTSD初步探究--以海南澄迈、临高两县受害者为中心
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青少年儿童的奴化教育
集体记忆的规训: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如何被建构
日本关东军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问题考察研究
二战期间日本别子铜矿中国劳工研究
评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外交”
日伪时期的劳工压迫政策的评析
影像生产与集体记忆--以南京大屠杀影片为中心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的调查与研究
日伪统治时期的广州经济
伪冀南道述论
近代日本对鞍山钢铁资源的掠夺(1909—1945)
20世纪上半期日本对中国东北森林资源的调查与掠夺
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领事馆警察机构研究--以对延边地区朝鲜民族的统治为中心
伪满洲国殖民教育特征及其影响研究
伪满教科书对历史事实的篡改
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时期的都市计划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日伪对华北棉花资源的统制与掠夺
河北沦陷区日伪基层政权研究--以定县为研究对象
沦陷时期日伪对武汉地区的物资统制
伪满洲国赋税制度述评
论伪满时期日本在东北实行的奴化教育
论华北日伪新民会
日伪在延边地区的“集团部落”建设及其影响
新闻媒体中的南京大屠杀--以《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为例(1950-2004年)
南京荣字1644细菌部队研究 1939-1945年
满铁与东北殖民地化研究
抗战时期江西上饶地区细菌战研究
侵华日军江西细菌战调查研究
伪满洲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研究
透视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三十年代南满地区农民家庭收支透析
东北伪满时期中国妓女透视
伪满时期吉林市的殖民教育及其影响
日帝对东北朝鲜族推行的“皇民化”与征兵制研究
论伪满州国朝、日外来民族与“国籍法”的难产
战争、人口与社会--抗战时期山西人力资源之耗损及影响
战时日军对山西土地资源的破坏与农村生态变迁
恐惧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心路历程
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宁美国传教士心态研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