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世界史
--
现代史(1917年~)
瓜岛战役后的日军军事战略调整研究
从巢鸭监狱管理看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转变
从分散到聚合—战后欧洲工会活动述论
20世纪后半期印度人移居英国探析
生命岭的神话建构与解构
英国和日本对中国关税问题的政策--以1925年关税特别会议为中心
论《日美通商航海条约》的废除
英美调查委员会研究(1945-1947)
后冷战时期日本与以色列关系研究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集体安全
试论黎巴嫩内战中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演变因素研究
美国全球战略与日本战争赔偿方式演变研究
二战时期德国女子辅助部队研究
再论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以“御前会议”战争决策为中心
二战期间美苏“阿拉斯加—西伯利亚空中走廊”研究
洛克菲勒基金会援助欧洲流亡学者项目研究(1933-1945)
世界犹太人代表大会研究(1936-1953)--以应对纳粹反犹和大屠杀为中心
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研究(1946-1991)
关东大地震期间虐杀中国人事件研究
朝鲜战争的谈与打
日军冲绳战役战略研究
1941年英苏联合占领伊朗问题研究
伪满对在华伪政权傀儡“外交”研究
中国援越抗法的苏联因素
波兰和平演变中的加速器—里根政府的角色
法德和解的历史进程探析
20世纪中东伊斯兰国家的法律变革--以土耳其、埃及、伊朗与沙特阿拉伯四国为案例
战后初期苏联对德军事政策研究(1945-1953)
欧洲联盟决策机制研究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强制迁移日裔问题研究
统一战争视野下北越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政策演变(1945-1975)
冷战后中印在缅甸的竞争研究
冷战后中越在红河流域水资源的合作与冲突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占南海诸岛研究
美日就在华美方权益受侵害事件的交涉(1937-1941)
两大战间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1919-1929)
论中阿关系演变中的意识形态因素(1961-1979)
冷战环境史视阈下的“落叶计划”研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高校学生运动
智利“芝加哥弟子”研究(1953-1982)
张鼓峰事件及影响研究
伍德罗·威尔逊与德国疆界调整
20世纪80年代英美福利国家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卡特执政时期美日贸易摩擦研究
“国际声援西藏运动”组织藏独活动研究(1988—2010)
反法西斯力量的聚合与互动--抗战国际援助在桂林
印尼9·30事件与中美博弈(1958-1967)
中国、美国与缅甸关系考察:1961-1963
美国对苏联研制原子弹的评估与预测(1946-1953)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