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世界史
--
现代史(1917年~)
从1941-1942年苏联领土上波兰军队的组建和撤离看战时初期盟国间的合作与冲突
缔造和平与谋夺霸权的“试验”——评1937—38年美国对德的“罗期福—韦尔斯计划”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苏关系变冷的原因及其对法国安全的影响
当代日韩关系研究(1945—1965)
苏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问题”
1934—1935年英国对德政策的调整与英德海军协定
试析太平洋战争前后中美军事合作
新马分离与合并研究:1945-1965
论美国对玻利维亚政策(1952-1964)
安全与发展的博弈--美国拉丁美洲冷战政策研究(1945-1969年)
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
石油与战后西欧
1945-1955年英法在东南亚的非殖民化政策比较研究
战后初期英美对日政策的分歧与协调(1945-1951)
朝鲜战争的起源和进程及战后影响的景观生态研究
二战时期美国的财政政策研究
二战期间瑞士瑞士中立研究
二战时期日本虐待战俘问题研究
旧金山对日媾和研究
美国对法国发展核武器计划的情报评估及对策(1946-1974)
“日台条约”与1950年代初期远东国际关系的形成
苏芬战争研究
经互会改革的原因及结果剖析
塞浦路斯问题与土美关系研究(1960s-1970s)
论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问题
英国和朝鲜战争
美苏冷战、国共内战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1945-1949)
二战中纳粹德国闪击战各阶段之比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主要参战国避免两线作战的战略与得失
冷战后的国际冲突及影响
马岛战争与英美阿关系
试论苏南冲突对东方阵营的影响
冷战后中东民族主义问题研究
“史迪威事件”研究
东西方关于冷战问题的文本差异分析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美国对苏联软权力战略探析
20世纪20年代英法在欧洲安全问题上的合作与冲突研究
东西方在大屠杀时期对犹太人的态度--以华沙与哈尔滨犹太人社区比较为例
艾森豪威尔政府与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
塞浦路斯危机与约翰逊政府的对策(1963-1964)
论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出动
二战期间列强对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争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欧洲的经济掠夺
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的比较研究
冷战结束前后日本与东盟国家合作特点之比较
苏联与朝鲜战争
美国对阿尔及利亚战争政策研究
冲突与和解:美国对阿根廷的政策(1943-1955)
二战后德法关系探析--以温特建构主义视角
冷战后日本国家形象构建与“慰安妇”问题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