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塞浦路斯问题的源起与土耳其的介入 | 第15-24页 |
第一节 塞浦路斯问题的源起 | 第15-20页 |
一、塞浦路斯概况 | 第15-16页 |
二、塞浦路斯共和国之路 | 第16-20页 |
第二节 土美两国对塞浦路斯问题的利益与态度 | 第20-23页 |
一、土耳其的利益和态度 | 第20-22页 |
二、美国的利益和态度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1963-1964年的塞浦路斯冲突与美国的直接介入 | 第24-45页 |
第一节 1963-1964年的塞岛冲突 | 第24-27页 |
一、马卡里奥斯的“十三点宪法修正案” | 第24-26页 |
二、1963-1964年的塞岛冲突 | 第26-27页 |
第二节 英国和联合国对塞浦路斯冲突的调解以及美国的间接介入 | 第27-32页 |
一、英国的维和努力 | 第27-28页 |
二、美国初步介入塞浦路斯问题 | 第28-31页 |
三、联合国对塞浦路斯问题的调解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美国直接介入塞浦路斯问题 | 第32-42页 |
一、“约翰逊书谏”事件 | 第32-38页 |
二、艾奇逊方案 | 第38-42页 |
小结 | 第42-45页 |
第三章 1967年的塞浦路斯冲突与土、美关系 | 第45-60页 |
第一节 美国与土耳其、希腊两国政府的关系 | 第45-49页 |
一、1965年的土耳其大选 | 第45-47页 |
二、1967年的希腊军事政变 | 第47-49页 |
第二节 1967年的塞浦路斯冲突 | 第49-52页 |
一、1964-1967年的塞浦路斯局势 | 第49-52页 |
二、1967年的塞浦路斯冲突 | 第52页 |
第三节 土、美两国对1967年塞浦路斯冲突的反应 | 第52-57页 |
一、土耳其的反应 | 第52-54页 |
二、美国的反应 | 第54-57页 |
小结 | 第57-60页 |
第四章 1974年的塞浦路斯军事政变与土、美关系 | 第60-100页 |
第一节 1967-1974年的塞浦路斯局势 | 第60-61页 |
第二节 马卡里奥斯与希腊军政府关系恶化 | 第61-66页 |
一、马卡里奥斯—卡在希腊军政府喉咙里的骨刺 | 第61-63页 |
二、希腊军政府的“倒马”行动以及马卡里奥斯的回应 | 第63-66页 |
第三节 1974年的塞浦路斯军事政变与土、美两国的反应 | 第66-72页 |
一、1974年塞浦路斯军事政变 | 第66-69页 |
二、西斯科调解 | 第69-72页 |
第四节 土耳其对塞浦路斯的军事行动 | 第72-82页 |
一、土耳其得以出兵塞浦路斯的条件 | 第72-75页 |
二、土耳其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以及美国的反应 | 第75-77页 |
三、日内瓦国际会议 | 第77-80页 |
四、土耳其的第二次军事行动以及美国的反应 | 第80-82页 |
第五节 美国对土耳其实施武器禁运 | 第82-97页 |
一、美国国会与政府在禁运问题上的分歧 | 第82-92页 |
二、希腊裔美国人院外游说集团在禁运中所起的作用 | 第92-94页 |
三、土耳其对武器禁运的反应 | 第94-95页 |
四、武器禁运的消极影响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100页 |
结论 | 第100-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