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对日媾和研究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8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5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美国政府对日媾和政策的发轫与嬗变 | 第18-49页 |
第一节 二战及战后初期的美国对日政策 | 第18-23页 |
一、二战期间的美国对日政策 | 第18-20页 |
二、战后初期的美国对日政策 | 第20-23页 |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美国对日媾和设想及活动 | 第23-36页 |
一、首开先河的贝尔纳斯设想 | 第23-25页 |
二、半途而废的赔偿计划 | 第25-30页 |
三、严惩日本的博顿草案 | 第30-32页 |
四、不幸夭折的初次媾和 | 第32-36页 |
第三节 美国内部对日媾和政策的分歧 | 第36-49页 |
一、盟总的媾和政策 | 第36-38页 |
二、国防部的媾和政策 | 第38-39页 |
三、国务院的媾和政策 | 第39-42页 |
四、院部总大论战 | 第42-49页 |
第二章 日本政府媾和政策的缘起与发展 | 第49-74页 |
第一节 战后初期全面媾和路线的盛行 | 第49-57页 |
一、战后初期的日本对美政策 | 第49-51页 |
二、币原内阁的全面媾和设想 | 第51-54页 |
三、第一届吉田内阁的媾和政策 | 第54-57页 |
第二节 芦田外交片面媾和路线的过渡 | 第57-64页 |
一、芦田外交的初期准备 | 第57-59页 |
二、芦田外交的片面媾和政策 | 第59-62页 |
三、杳无音信的艾克尔伯格密件 | 第62-64页 |
第三节 吉田外交片面媾和路线的确立 | 第64-74页 |
一、再执政前期的媾和对策 | 第64-67页 |
二、池田的绝密口信 | 第67-70页 |
三、片面媾和观的确立 | 第70-74页 |
第三章 旧金山对日媾和模式的基本确立 | 第74-138页 |
第一节 美国内部媾和政策的统一 | 第74-91页 |
一、美国对日政策的逆转 | 第74-78页 |
二、再度流产的二次媾和 | 第78-82页 |
三、杜勒斯登场与院部总协调 | 第82-87页 |
四、院部再协调与“远东条款”的形成 | 第87-91页 |
第二节 美日两国媾和政策的接轨 | 第91-103页 |
一、杜勒斯初访东京与政策试探 | 第91-94页 |
二、杜勒斯再访东京与安全条约的确立 | 第94-99页 |
三、杜勒斯三访东京:劳务赔偿与中国问题 | 第99-103页 |
第三节 部分盟国对日媾和政策的磨合 | 第103-119页 |
一、“莫里森—杜勒斯”协定与美英协调 | 第103-107页 |
二、赔偿问题、安全问题与美菲协调 | 第107-113页 |
三、军事安全条约与美澳新协调 | 第113-119页 |
第四节 美国在对日媾和问题上与中苏印的分歧 | 第119-138页 |
一、国民政府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的边缘化 | 第119-123页 |
二、中美两国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的对立 | 第123-126页 |
三、苏美两国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的分道扬镳 | 第126-131页 |
四、印美两国在对日媾和问题上的分歧 | 第131-138页 |
第四章 旧金山对日媾和的实现 | 第138-174页 |
第一节 片面媾和的《对日和约》 | 第138-154页 |
一、美国阵营与苏联阵营的冲突 | 第138-145页 |
二、日本与菲、澳、新等国的和解 | 第145-148页 |
三、《对日和约》的片面性及恶果 | 第148-154页 |
第二节 不平等的《美日安全条约》 | 第154-160页 |
一、《美日安全条约》的要点 | 第154-156页 |
二、《美日安全条约》的影响 | 第156-160页 |
第三节 难产的《美日行政协定》 | 第160-174页 |
一、基地权问题与“逃避条款” | 第162-165页 |
二、裁判管辖权问题与NATO 模式 | 第165-169页 |
三、联合司令问题与口头密约 | 第169-174页 |
第五章 旧金山对日媾和的余音——《日台和约》 | 第174-210页 |
第一节 吉田政府对华签约的根本政策 | 第174-183页 |
一、“大陆情节”与“小岛之恋” | 第174-177页 |
二、“静观待变”的对华拖延政策 | 第177-181页 |
三、英国与日本对华政策的互动 | 第181-183页 |
第二节 美国与“吉田书简”的出笼 | 第183-194页 |
一、适用范围的提出与美台交涉 | 第183-186页 |
二、杜勒斯四访东京与“吉田书简”原案 | 第186-190页 |
三、英国的终极态度与“吉田书简”的出笼 | 第190-194页 |
第三节 日台签约及其影响 | 第194-210页 |
一、日台双方对条约名称问题的争执 | 第195-199页 |
二、日台双方对盟国权利和赔偿问题的分歧 | 第199-203页 |
三、日台双方对条约适用范围问题的妥协 | 第203-210页 |
结论 | 第210-213页 |
参考文献 | 第213-223页 |
对日媾和大事年表 | 第223-22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228-229页 |
论文摘要 | 第229-232页 |
Abstract | 第232-237页 |
后记 | 第2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