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世界史
--
现代史(1917年~)
冷战时期美苏对外扩张特点的比较
1939-1941年德意日苏“四国联合”构想始末
20世纪20年代德苏外交关系演变研究
太平洋战争前的澳日关系研究(1929-1941)
分析折中主义与后冷战时代东亚安全
一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研究
美国—北越巴黎谈判与越南战争的终结(1969-1975)
西撒哈拉问题(1976-):起源、冲突及其前景
朝鲜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援助研究
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与亚洲冷战
论战后英澳关系(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战后国际格局下的琉球问题
欧盟东扩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太平洋战争时期中英在缅甸的合作与分歧
萨摩亚文化研究—婚姻家庭的变化
论二战后期英国对希腊的干涉(1944.12-1945.2)
联合国卢旺达维和行动研究
两次台海危机与中美之间的信息博弈
一战后英国在中东的政策
国际监控委员会在越南维和研究(1954-1965)
战后初期驻韩美军的历史考察(1945—1953)
冷战后日蒙关系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东西方国家排外运动共性研究--以19世纪晚期到二战的排犹运动和二战后的排华运动为例
50年来以色列与黑非洲关系的发展:1956-2006年
浅析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埃及的援助政策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日美谈判研究
二战期间中国犹太人、美国犹太人与日本人的关系
冷战时期软势力范围个案研究--以芬兰为例
美国总统接见达赖喇嘛问题研究(1959-2010)
计算机与冷战—美国对苏联和中国限制出口计算机政策(1949-1979)
美国对尼日利亚内战的政策(1967-1970)
美国对朴正熙政权援助政策研究(1961-1968)
二战后中日教育策略及其比较(1945-2008)
冷战时期中美巴关系初探(1947-1971)
二战后的法德萨尔之争及其解决
试析“消耗战”对埃及与以色列的影响
探析“藏独”势力的幕后推手
论1956-1961年的第二次苏南论战
论中印边界博弈中苏联外交的“错位”
中美关系的演变对越战的影响
20世纪40-50年代两次苏南冲突之比较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英法核外交探析(1960-1962)
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生活与命运》中的道德哲理象征意义
棘手的盟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冰岛政策研究(1953-1960)
阿尔及利亚战争与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的终结
基辛格—多勃雷宁秘密渠道和越南战争的结束(1969-1972)
追寻缓和:英国与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
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演变与驻韩美军的未来
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
苏联集团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1947-1949)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