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亚洲史
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羊圈管理官员乌尔库努那的档案重建
北一辉的天皇观
流入日本的百济、高句丽遗民研究
独立后印度议会民主制与政治现代化
晚期奥斯曼帝国的外交选择与政策转变
日本的对外扩张与财阀
昭和天皇与太平洋战争
关于日本“良妻贤母”思想的研究--以传统性和西洋性为论题
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研究--以史学著作为例
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以埃及、伊朗为例
哈塔米执政时期的伊朗外交
巴格达铁路与德奥(斯曼)关系
朝鲜英、正时期的文献学家--李德懋研究
从明治四十年国防方针到大正七年国防方针--对日本明治末·大正前期国防政策的历史考察
《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研究
日本明治时期民权与国权的冲突及其归宿
近代日本的藩阀政党化研究
战后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1949年10月~1972年9月)
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政策的起源(1945-1951)--从永久中立化到日美安全协定
试论日本武士阶级的主从关系
越南南河阮氏政权海外贸易研究(1600-1774)
马新的中英文源流东南亚研究及其比较(1800-1965)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缅甸华侨社会的变迁
新加坡的社会变迁与福建会馆文化教育功能之演变
浅析后苏哈托时代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激进主义
菲律宾摩洛人与泰南马来穆斯林的分离主义运动比较研究
美治时期《排华法案》在菲律宾的颁布及其实施
二战前英属马来亚马华隔离研究
小国大视野--新加坡的马六甲海峡安全观
犹太教与以色列国家价值观的形成、纯化、普及和重构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其成效
试论尼赫鲁时期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日本对非洲的政府开发援助初探
浅析游华日本人中国观的近代变化
日本近代时间意识的形成
越南国子监文庙研究
《华夷变态》研究
赴日宋僧无学祖元研究
苏军出兵阿富汗与中南亚地缘政治新思考--根据解密的苏联档案
试论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
17-18世纪华侨华人与越南阮氏政权
冷战后韩国的东北亚政策研究
韩国修宪历史及其政治制度变迁研究
试析遣唐使停派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试析吴禄贞在“间岛问题”交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
试论新罗译语及其历史作用
渤海与日本的外交观差异及原因探析--以国书之争为中心
李朝后期北学派思想中的西学影响探析
唐朝时期儒学在朝鲜和日本之传播及影响
试论丰臣秀吉及其朝鲜政策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