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序章 | 第6-11页 |
第一节 本选题的来源和理论、现实意义 | 第6-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第一章 伊藤博文与明治宪法体制的建立 | 第11-35页 |
第一节 伊藤博文在藩阀中的地位与影响 | 第11-15页 |
第二节 伊藤博文的欧洲宪法调查 | 第15-18页 |
第三节 伊藤博文的明治宪法起草 | 第18-21页 |
第四节 伊藤博文与枢密院的宪法审议 | 第21-24页 |
第五节 伊藤博文最初思想状态解析 | 第24-29页 |
第六节 伊藤博文的“超然主义”演说与其宪法颁布之初的政党观 | 第29-35页 |
第二章 初期议会时期的伊藤博文与民党 | 第35-74页 |
第一节 第1 届议会时期伊藤博文与山县内阁的议会对策 | 第35-42页 |
第二节 第2 届议会时期伊藤博文与松方内阁的议会对策 | 第42-51页 |
第三节 伊藤博文首次组建政党计划与松方内阁的崩溃 | 第51-60页 |
第四节 第4 届议会时期伊藤内阁与民党的关系 | 第60-66页 |
第五节 第5、6 届议会时期伊藤内阁与民党的关系 | 第66-74页 |
第三章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伊藤博文与政党 | 第74-115页 |
第一节 战后伊藤内阁与自由党提携关系形成的过程 | 第74-82页 |
第二节 伊藤内阁与自由党提携的成果和伊藤内阁辞职 | 第82-88页 |
第三节 伊藤博文与第2 届松方内阁的进步党提携 | 第88-97页 |
第四节 第3 届伊藤内阁与宪政党的建立 | 第97-104页 |
第五节 伊藤博文第二次组党计划与宪政党内阁的诞生 | 第104-115页 |
第四章 伊藤博文与立宪政友会的成立 | 第115-154页 |
第一节 宪政党分裂和宪政党内阁的瓦解与伊藤博文 | 第115-124页 |
第二节 第2 届山县内阁、宪政党提携关系的形成与伊藤博文 | 第124-130页 |
第三节 山县内阁、宪政党提携关系的成果与伊藤博文 | 第130-136页 |
第四节 山县内阁、宪政党提携关系的断绝与伊藤博文 | 第136-141页 |
第五节 宪政党的解党与立宪政友会的组建准备过程 | 第141-147页 |
第六节 立宪政友会的成立 | 第147-154页 |
终章 | 第154-180页 |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 第154-158页 |
第二节 历史的延伸 | 第158-164页 |
第三节 历史的继承 | 第164-180页 |
参考文献 | 第180-184页 |
后记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