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政治变革与身份认同--近代知识女性的“贤妻良母”观(1898-1918年)
内蒙古民主改革的历史考察
明代两广总督研究
先秦孤竹国史料辑考
明代“以茶驭番”策略研究--以洮岷地区为例
渤海国迁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晚清广西灾荒及荒政研究(1840-1911)
五四东西文化论战与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西汉匈奴降民研究
宋代官员住房问题研究
清代《圣谕广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清代重庆地区养济院和育婴堂研究
两汉时期的马政与边疆安全
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战略策略述论
清朝中后期中缅宗藩关系研究
竹沟抗日根据地民众动员工作研究(1938.1-1939.11)
冷战后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研究:兼论中国应对
秦汉迁刑考论
军统上海抗日锄奸活动研究--以1939年为中心
《申报》的日本观(1872年-1895年)
论清入关前满洲人的汉化和汉人的满洲化
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研究
民生与家计:战国秦汉时期水利与社会
民国时期甘肃禁绝妇女缠足研究
乾隆朝官員離任制度研究--以乾隆朝奏摺為中心
林之奇及其《尚书全解》研究
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双方海上贸易研究
抗战时期重庆市民众教育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研究--以《新建设》杂志为视角
民国期间晋西北地区灾荒初探
清初庄氏史狱研究
明朝“抚藏御蒙”政策研究--以隔断蒙藏联系为中心
南北朝慕容鲜卑研究
南宋赣南经济文化研究
唐代淮西镇的演变及其特点
东汉前期功臣政治势力探析
清代黑龙江八旗之达斡尔研究
论李根源的治边实践及治边思想
民国前期的尊孔、“反孔”与山东各界的反响
抗战胜利后苏宁地区的善后救济--以善后救济总署苏宁分署的活动为主
光宣时期吉林旗人生计研究
论清末立宪派对辛亥革命的影响
东海关历史沿革研究
从草木到药材--清代甘肃的当归、枸杞、肉苁蓉、锁阳
壬辰战争期间朝鲜对明辩诬问题研究--以“丁应泰弹劾朝鲜”事件为中心
托马斯·巴菲尔德的中国边疆理论思想探析--以《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为例
魏蜀战争战略研究
宋代科举担保连坐法研究
宋代江南东路、浙西路圩田的几个问题研究
万承风的家乡关注研究及相关文献辑录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