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
--
音乐
--
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
--
中国民族器乐
--
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
以《云裳诉》《望秦川》为例解读当代陕西筝曲的艺术感染力
秦筝与秦筝陕西流派
陕西筝派筝曲风格特徵及技术、技巧、技艺的运用
吴厚元及其琵琶作品《诉》的教学艺术研究
山东筝演奏艺术探微--以《四段锦》为例
谭盾胡琴协奏曲《火祭》分析
南琶与北琶之比较研究
论刘德海琵琶曲“宗教篇”的创作特征
琵琶演奏训练过程中“度”的把握
琵琶演奏中弦外动作的情感表现分析
论古筝音乐中的非乐音技法
传统乐曲演奏的“古曲新弹”--《汉宫秋月》与《陈隋》比较分析
筝曲《枫桥夜泊》之初探
呼吸在琵琶表演中的特殊性
论明清琴学之传承
客家筝乐艺术风格成因研究
柳琴艺术表现力的发展与创新--以《剑器》《雨后庭院》《望月婆罗门》《魅影》四首作品为典型
《琵琶赋》中有关琵琶形制及演奏技法之解析
对当代古筝艺术西化趋势的思考
谈古筝创作曲中传统音乐元素的运用--以《茉莉芬芳》《倚秋》《晓雾》为例的音乐分析
流动的传承--成公亮古琴演奏艺术研究
筝曲《铁马吟》分析与演奏
论高师古筝教学中时代感的融入
陕西筝曲的创作与发展研究
林石城琵琶艺术研究
王中山筝乐艺术初探
卫仲乐琵琶演奏特点浅析
从《秦桑曲》窥探周延甲先生在秦筝发展道路中的创作思想
试析琵琶协奏曲《花木兰》(钢琴伴奏版)
浅谈琵琶演奏中的二度创作
旧题新意——析琵琶曲《霸王卸甲》刘德海改编版本的意境
琴论中紧密联系演奏实践的美学遗产
近代琴家管平湖
琵琶曲新编《陈隋》解读
琵琶曲《塞上曲》两种演奏版本比较研究
中国古筝音乐在马来西亚传承的研究
以筝歌为表现形式的古典诗词弹唱艺术初探
新浙派古琴的历史与传承流变
琴歌《胡笳十八拍》研究
“斫木求音”--古琴造型设计与制作工艺的实践与探索
日本筑前琵琶(八洲流)音乐和传承体系研究
关于解放后琵琶技法创新的必然性及运用的合理性分析
百瓶斋琴谱研究
徐晓林筝乐作品研究
客家筝乐文化内涵研究以及在教学中的渗透
儿童古筝教学中创编的推广应用
建国后17年(1949.10-1966.6)的古筝独奏曲研究
从活五调《柳青娘》看潮州筝派的作韵特色
关于古筝左手摇指技巧的探究
古筝演奏作韵技法的传统表现与当代运用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